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6-25 14:31
2020年度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结业展在弌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到场领导、师生一同合影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和弌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的“2020年度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结业展”于2021年6月22日在凤凰创意园弌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展,并于6月24日17:00举办展览座谈会。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叶丽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冯晓娜以及2020年度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的指导教师、学员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非遗研培项目统筹执行人彭倩担任主持。
座谈会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了70多组共110余件作品,均来自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的全体学员,他们分属陶瓷、漆艺与金工三大领域,经历了为期一个月以“跨界”为主题的研修研习。学员们在研培的过程中,不仅尝试学习了跨专业的工艺基础,还通过交流相互了解,根据创作需求寻找搭档,形成了十余组“跨界搭档”,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尝试。学员们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跨界合作作品的设计,并用近半年的时间来制作、完善、打磨,最终将他们的阶段性研习在本次展览上进行展示。
6月24日下午,座谈会在弌空间二楼、被展厅环抱的中厅举行。半年未见的师生们将这次的座谈当作重聚交流的机会,席间气氛轻松。座谈先由学员代表们讲述参加研培学习的感受与想法,然后由研培课程的教师代表对学员们展出的作品和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最后中国美术学院的领导以谈话的形式为学员及非遗研培未来的持续性发展送上寄语。
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竺聪林在座谈会上发言
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王文宾在座谈会发言
金银细工技艺传承人张震港在座谈会上发言
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振华在座谈会上发言
到场学员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竺聪林、王文宾,金银细工技艺传承人张震港以及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振华在座谈会上依次进行了代表发言。对于能够参加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的学习,他们觉得十分荣幸;对于短短一个月的学习经历,他们感到非常难忘;对于学习所得,他们表示开拓了眼界、打开了思维。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冯晓娜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教师段燕俪在座谈会上发言
非遗研培教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冯晓娜和手工艺术学院教师段燕俪分别回应了学员的发言,两位老师表示,看到学员们能够潜下心来把跨界合作的作品认真地实践出完整的结果,她们既欣慰又颇有成就感。虽然课程结束已有半年多,但由于师生之间保持了线上的交流,所以这一次相聚仿佛回到了研培时大家朝夕相处的日子。
之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分别进行了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在座谈会上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长吴光荣站在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一些手艺与时代、民艺与院校之间关系的问题,他着重强调了“关联性”与“批判性”。关联性指的是当代民艺应保持与人们生活、使用的关联性。吴光荣表示,现在许多以民艺为核心的展览展出的不再是人们使用过的物品,而是一些粗制滥造的仿制标本,失去了关联性,也失去了温度。而批判性则指的是今天的手艺人在接受传统的时候要敢于站在批判的角度,一味模仿和照搬是无法给予传统新的生命力的。吴光荣对学员们说:“中国美术学院与产区不一样,与其他院校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美院的非遗研培会做‘跨界’,这种开放的视野需要你们感受到、接收到。”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座谈会上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总负责人周武认为用“茶话会”来称呼本次座谈会更合适,他很高兴看到师生围坐交流互动的场面。周武首先一一回应了现场每一位学员谈到的内容,他尤其喜欢学员用“沉浸式体验”一词来形容中国美术学院的研培课程,周武强调中国美术学院的非遗研培是学院教学的延伸,所以研培教学不会停留在讲授与听课的单线程互动之上,不仅教学内容要多元化,教学的形式也应多向度。周武非常重视学员反馈的想法,他说:“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非遗研培的负责人,我很清楚非遗研培这条探索的路有多么艰难,我们作为教育者非常需要通过了解你们的感受和意见,不断打磨发展的路径。”周武认为非遗研培是一个平台,不仅在空间上串联起全国各地的非遗人才,而且在时间上承接了历史与时代,所以传承人想要更好地走出未来的路,就一定不能放弃在历史的文脉中寻找线索。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在座谈会上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在讲话中也谈到了历史性。他告诉学员,历史不仅展示已经存在的经典,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一个观看角度。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手艺的发展,他再次强调了手艺与生活关系的重要性。刘正认为,手艺生存的根在生活,所以对民艺的重新认知,是今天的手工艺术要特别重视的,他说:“日本民艺运动最成功的的地方,是让全日本对民艺的认知、思考以及对美的感知等都迈向了一个高度。”刘正认为,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不难达到的,只是需要我们的手艺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座谈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非遗研培项目统筹执行人彭倩担任主持
座谈会最后,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为到场的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而后全体与会人员一同进入展厅观展。
与会人员一同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展厅每日10:00至18:00对外开放,欢迎对非遗和传统手工艺有兴趣的读者前来参观。
展览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