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洞庭山連震澤水-吳同利繪畫小品雅集

 

序 / 陳郁

當我還沉湎於扇面書畫收藏時,就於友人處得知上海有位畫家也有此嗜好,而且其本人扇面也畫得交關好,他就是吳同利。那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後因同在滬上,便得識同利兄。尤其近些年來,與之過從甚密。除了切磋藝事,交流心得之外,有時還下個館子,喝上幾杯。閑暇之時,曾就近同遊江南一带,走訪友朋,觀看拍賣,參加畫展等等。對同利兄有了更多的瞭解,尤其畫事和收藏二事。

畫事。同利兄源自古法,山水、人物、花卉咸能,醉心於仇十洲、王圓照、惲南田諸家,色彩斑斓而清新典雅,綫條疏朗而細緻飘逸,絶無市井俗氣,非尋常者所能也。我曾有幸得同利兄《嘉樹堂讀碑圖》一幀,喜歡有嘉,裝入寒舍碑帖銘心之品冊中,置於案頭,插於架上,以作臥遊。

收藏。同利兄不僅蒐集名家扇面書畫,包括成扇,庋藏豐富,雖因畫而藏,汲取養料,但見解獨到,而且對扇骨的鑑賞也功力十足,多見高明。此外,鎏金佛造像收藏,同利兄亦見規模,精品繽紛。中國傳統水墨畫卓有成就者,有時亦是收藏家,同利兄即爲一例。可敬可賀。

日前,同利先生新作小品畫集即將出版,命我冩上幾句,置於前耑,榮幸之至,只得奉從,拉雜如上,以志兄弟之誼,藏友之情。

陳郁辛丑初夏於嘉樹堂

复照青苔上 / 吳 同利

王摩詰在他隱居輞川時寫下了許多描繪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色,充满了對繪畫的境界反映。

無言而有畫意,佳處不在言語。空灵、悠然、隱逸是類似的境界。

這一切似乎都是為藝術所追求的再好不過的場景,尋求一處的隱逸一直都是古今文人所追求的。

同樣,美國藝術家馬克 羅斯科認為:這是一個充满了冗詞赘語、活動、消費的時代……但我相信那些從事藝術的人們渴望找到一種安寧的狀態。

我想這大概也是羅斯科所表達的另一种輞川鹿柴吧……

這种隱逸的状态,讓人又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体會那些生活的细節。

明人文震亨在《長物志》中亦有諸多有关明代文人生活方式的描述,室庐有制、書畫有目、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从生活的细節處觀察,這無一不是当時文人生活的寫照和反映。

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雅致往往隱約在細微處,正所謂由小見大……

辛丑初夏吳同利寫於碧樹浣花館

吴同利

1967年生于上海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历任青年报生活周刊记者美术编辑

著名收藏家 鉴赏家 画家

17岁水墨画作品在法国获奖,18岁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20岁加入上海美协,并成为上海美协最年轻的会员。在艺术生涯数十年中,从事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创作,师从刘旦宅等诸先生,他对传统绘画有着深入的研究,上追宋元,作品横空出世,清新脱俗,受到各界收藏家的欣赏收藏,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先生、陆忠先生称赞其为百年来海上画坛的新生力量、当代仇英,也是当代海上画坛实力画将。

2014年10月上海朵云轩《游艺》个人画展

2015年5月上海龙美术馆《上海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

2015年10月上海《清凉地》个人画展

2016年7月上海朵云轩《海上清风》个人画展

2017年1月上海泓盛艺术空间《渐隐》个人画展

2017年11月上海朵云轩《花开见佛》个人画展

2018年10月十竹斋《清凉地》个人画展

2019年11月昆明《碧树烟岚》个人画展

2020年9月上海朵云轩《叠作烟波》成扇绘画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