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名家汇聚,艺术盛宴!
第二届《一画一故事》美术作品联展”
将于9月绽放羊城
前言
恩斯特·贡布里希用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人类艺术的图像演变,“故事叙事”从画布延伸并铺展开来,成为解读和阐释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画布成为故事发生的场所,并成为一种叙事的召唤,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审美的空间的场所, 不再局限于艺术本身的叙事,而是延展出更多的外延。艺术历史的构成,并非是画布的自我叙事,而是冲破画布的一次勇敢探索。
如今,我们用一种最为简略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的“故事”,一个艺术家、一幅代表作、一个艺术“故事”。在时间的画布上,如何绘制独有的精彩。艺术家也在独自的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让我们在艺术家的引领下,通过作品进入艺术家的艺术世界。
01- 专业领先,学术至上
就在这个金秋的时节,在水墨晕染、色彩斑斓的富有生命力的自由的线条的牵引下,兼具学术高度和艺术主张的高剑父美术馆将于2021年9月4日 — 9月16日举办“第二届《一画一故事》美术作品联展”。
本次展览是由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为指导单位,高剑父纪念馆、《美术纵横》杂志主办,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组委会、广东移动频道《艺品汇》栏目协办,中云国际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平行线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执行。
本次画展,由著名艺术家、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先生,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杨卫先生担任学术顾问。由知名艺评家、《收藏周刊》名誉主编、《美术纵横》执行主编彭文斌担任策展人,汇聚当下中国艺术力量,讲述当代艺术故事。
02-
传播与塑造:东方艺术精神与话语叙事
如何展现艺术的话语叙事,而不仅仅只是展现笔墨技法和艺术精神。《一画一故事》将为此开辟另一种话语探讨的空间,将其延展出不同于传统中国艺术故事的阐释。
本次展览一方面想要在学术层面,探讨艺术历史的构成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画布空间的叙事,而是超越于画布层面,整体权利叙事的展现。例如说艺术故事构成艺术话语的本质,而成为艺术历史讲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发现和传播优秀的、 有价值、有故事的艺术作品,让观众在画前去聆听,去共鸣。一幅画、 一个故事,传达的不仅是艺术家的观点更是艺术家的态度,更能让观者更深刻的记住和认识艺术家。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自然景象,人都会 产生一种情感。绘画是离不开“情感”的,一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 也是艺术家的一个心路历程。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更应该是一个好的 “故事”。
这是一次来自画布和故事的邀请,在敞开的艺术空间里,期待观众带着诸多的生命的体验和想象,与艺术创作者来一次隔空的对谈,以艺术的名义。
03-
百花齐放 博采众长
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不同学术背景下40位艺术家40多幅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多种类型的艺术语言,讲述精彩纷呈的艺术语调。为更广泛的传播和留存这些“故事,还在《美术纵横》杂志上开设《一画一故事》专栏,为每个艺术家和作品艺术传播,利用新媒体矩阵,线上线下一起传播好、讲好艺术故事。
特邀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汪晓曙 王辅民 方土 李晓柱 顾平 张培生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雯辉、陈士斌、丁亚忠、丁彦国、冯思韵、桂斌(荷兰华人)、郭炘我、黄硕瑜(加拿大)、黄阵兴、黎夏萌、李裕生、梁彤秀(法国华人)、林富章、林象元(中国台湾)、刘爱红、刘富业(中国澳门)、刘思东、陆天宁、罗学俐、马顺先、彭文斌、苏小华、谭如霏、汤洪贵、唐恽鉎(法国巴黎)、吴泽浩、熊美仪(中国香港)、许沛波、许振、燕敦俭、余元康(中国香港)、郑锦森、钟武红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王辅民《铜锤花脸》69cm x 46cm纸本设色 2019
《生命力2》 纸本水墨 33.5cm x 69cm 2021年
林富章《梦莲2)68cm x 68cm 宣纸彩墨 2021
马顺先《清雾》180cm x 96cm 纸本设色 2021
陆天宁《祥》 68cm x 136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刘思东《石与水的欢歌》26cm x 28cm x 4
许沛波《凤西茶舍》66cm x 33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燕敦俭《天风渔火照晚妆》68cm ×137cm工笔宣纸 2020
汤洪贵《万山群峰鹤起舞1》152cm x 45cm x 3 纸本水墨 2020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