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插着梦想的翅膀落入宋庄的春天
——雨未央和她的宋庄诗歌
文/杨卫
在今天中国不少文艺青年的心目中,宋庄——这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个艺术小镇,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与某种生命状态联系起来,成了许多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与梦想之地。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圆明园艺术家的陆续迁入,就已经改变宋庄的人文生态,使其由原来的一个普通乡镇,而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自由艺术家村落。所以,艺术家的集聚产生连续不断的扩散效应,也就使得宋庄如同当年巴黎的蒙马特、纽约的格林威治村等艺术高地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理想的外省文艺青年纷至沓来。时至今日,宋庄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艺术家集聚区,不仅汇聚了近万名画家,也招来了不少作家、诗人和音乐人。这其中就有诗人雨未央。
雨未央来自湖北武汉,早在武汉生活工作时,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但是,由于物质社会的吞噬与裏挟,一切都在向钱看,根本就没有人顾及雨未央创作的诗歌,更没有人理解她的梦想与追求。所以,雨未央那时候在武汉从事诗歌创作,就像卡夫卡笔下的莫尔索一样,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正是这种格不相入的处境,使雨未央萌生了去意。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与徘徊之后,她终于破釜沉舟,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背井离乡,北漂到了宋庄。
雨未央到宋庄时,这里早已经闻名天下,为许多文艺青年心驰神往。因此,跟最早一批来到宋庄开垦的艺术家不同,在雨未央眼里,充满艺术气息的宋庄,无异于一个桃花源世界,一开始就具有了某种乌托邦色彩。雨未央来宋庄后,不久便创作了一首题为《在宋庄与庄子之间》的诗。从其诗的开篇,可以看出雨未央初来乍到时的兴奋,也可以看出她对自己即将展开人生新篇章的喜悦。
宋庄,一个村庄,一个做梦的地方。
这就是雨未央初到宋庄时的体验,抑或是她没来宋庄之前,就已经抱有的一种幻象。即把宋庄当成了一个心灵的避难所,希望通过它完成自我的人生蜕变,从原来的现实空间转换到精神空间。
然而,宋庄毕竟也是一个物理的存在,而且在艺术家没来之前,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北方乡村,跟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并无二致。虽然因为艺术家的到来,改变了它的生态,但宋庄原居民并没有迁走,而是与这些外来艺术家相互融合,构成了一个奇怪的共生现象。所以,宋庄的生态是多元混杂的,往往是前卫与落后并置、现代与乡村同构。雨未央在后来一首题为《以梦为生》的诗中,描述了这种魔幻而奇异的生存景观:
沿着潮白河,进入北京边缘的一片世外桃源
宋庄,时间一会儿退回到农耕时代
农民们打鱼晒网,种玉米摆摊买菜
一会儿,又穿越到外星球
几个奇装异服的艺术家
摆弄着古怪精灵的物件
艺术与农民超前与退后
两种反向而行的生活,使宋庄呈现
原始、魔幻、传统,颠覆
象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启奇幻之旅
男人留着长发,女人剃了光头
天使和魔头谈恋爱,公主同蛤蟆结了婚
国王在扫马路,流浪者在喝咖啡
贫与富,一念之间
所有幻想,都能触摸
所有虚构,都真实存在
活着,以梦为生
这种新旧混搭、多态共生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的荒诞性,令初到宋庄的雨未央,在兴奋之余,又增添了几分疑惑。所以,她在《在宋庄与庄子之间》一诗中,继续写道:
老实巴交土掉渣的农民与
玩世不恭离经叛道的艺术疯子
混搭出荒诞的乌托邦,这里
紫微花开在唇边,有清风之味
道路草长莺飞,每朵花里
窝居着庄子,梦里飞出蝴蝶
将生活引向未知……
虽然宋庄是一个梦想之地,但对于雨未央而言,毕竟已经放弃了过去的一切。自己孑然一身,冲破现实的种种束缚,用梦想展开全新的人生,在无依无靠的宋庄,又到底能够坚持多久呢?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雨未央偶尔梦醒之时,也会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她在《在宋庄与庄子之间》一诗第四章节里,写下了自己对前途未卜的焦虑感。
从高楼到平房
我的床终于停泊在地
睡至深夜,感觉床在航行
载着我的梦,去向何方?
雨未央对前景的担忧与追问,实际上也是许多宋庄艺术家的困惑。作为当年“圆明园艺术家村”的一种延续与发展,宋庄艺术家大都承接了圆明园艺术家的精神基因。即反叛既定的规范,疏离于体制,以自由创作和自由职业为生。这种波西米亚式的生存方式,因为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所以,难免不风雨飘摇,时常陷入生活的窘境。这正是许多宋庄艺术家的生活常态,即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过,困境往往造就美德,就像穷困潦倒造就了梵高在艺术上的疯狂一样。对于许多宋庄艺术家而言,也是把现实的困境转换为创作的动力,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
雨未央落户宋庄后,曾写过一首题为《空饭碗》的诗,生动地描绘了宋庄艺术家的状态。
到宋庄追求梦想的艺术家们
从始,手里拿着个空饭碗
就像玉兰树捧着望春花
美丽又愁苦
不一定有人给你丢铜板
倒是盛满了一碗风雨
拿空饭碗的人,不是人
是饮风食云的仙
神仙固然逍遥,但也不免有些孤独。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天宫云阙也好,阆苑瑶台也罢,虽然美不胜收,但缺少人间烟火,也缺乏世俗温情。所以,才有了“织女会牛郎”的传说,有了“愿作鸳鸯不羡仙”(唐·户照邻《长安古意》)的诗词。由此可见,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神仙鬼怪,都难耐孤独寂寞,也都向往脉脉温情。
雨未央独自生活在宋庄,形影相吊,自然是体会到了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她在宋庄期间写过许多关于孤独的诗,比如《喂养着百年孤独》《晒孤单》《北漂之味》等等。在这些情绪跌宕的诗词中,可以看出雨未央对于孤独的自我化解能力,也可以看到她义无反顾的倔强性格。
在院子中间放一口碗
每天我吃什么给碗里放什么
没养猫,也没养狗,只有
天空之鸟,永远喂不饱
院子很大,堆满一无所有
牛角里生长出野花与自由
给一只空碗喂养百年孤独
——《喂养着百年孤独》
我的孤单还年轻,羞怯于放在太阳下
只好将厚厚的被窝抱出去晒
夜晚,太阳的味道
刚好是一春天的温度
被窝上开满了鸟语花香
——《晒孤单》
北京,大风一起,万马奔腾
尘土飞扬中,刘邦唱着大风歌
风沙吹没了北京城,我走在大风里
喝一口北风喝一口白开水
北风的味道,是,白开水的味道
没啥了不起,我走在大风里
喝一口北风喝一口白开水
写一行北漂的诗……
——《北漂之味》
一边是生活的窘境,一边是孤独的现实。这两方面的压力,犹如两堵高高耸立的围墙,从左右两边围堵过来,挡住了雨未央于宋庄的寻梦之路,使她时常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窒息感。如何让自己冲破眼前这些屏障,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入梦香,她需要从过去的历史中获得能量。于是,雨未央开始探寻宋庄的过往,写出了《宋庄往事》:
天马行空
我就这么赤手空拳
从南闯到了北,做梦都没想到
我会推开北京宋庄
一栋百年四合院的门
残砖破瓦的屋顶举起一棵
瘦骨嶙峋的玉兰树
玉指横空,使她显得孤标傲世
我拾起地上她曾经的京华遗韵
这个京都女人,有些什么陈年旧事
我不得可知,从寒冬开始
我将要翻开一本厚厚的宋庄往事
了解她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这首诗虽然带有某种叙事性,但更像是雨未央的自我镜像。也许,京都女人确有其人,但她身上散发出的精神气质——瘦骨嶙峋的玉兰树/玉指横空/使她显得孤标傲世,正是雨未央的引镜自照,抑或就是她的自我隐喻;而“推开北京宋庄一栋百年四合院的门”、“翻开一本厚厚的宋庄往事”等意象,则是雨未央对于历史的深度展开,是试图从过去获得超越现实的力量。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过一句名言:“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正是几代追求自由创作的艺术家,通过身体力行的生命实践,开创了宋庄的文化格局,也使中国当代艺术乃至当代文化拥有了一块自由的飞地。因此,雨未央回顾宋庄的历史,不只是要搞清楚宋庄演变的过程,更是为了寻找自由创作的精神文脉。
当然,作为一个女性,尤其是一个敏感的知识女性,雨未央也向往激动人心的爱情,向往生活中能够得到相濡以沫的知音。但诗人喜欢做白日梦,难免不在现实中坐失良机,与各种缘分失之交臂。因此,爱的冲动,情的付出,往往都是徒劳无益,成了南柯一梦。也因此,内心的激情与烈火,被他(她)们转化为语言的表达,也就丰富了爱的语义,拓展了情的维度。雨未央在宋庄也写过与爱情有关的诗,比如《与鬼为邻》。不过,读来有点寒意,甚至有点阴森。
我居住的院子,右邻热热闹闹
左邻若大的四合院静无人声,十分怪异
传说是宋庄有名的鬼屋,住着一男一女两个幽魂
某天,我登上左边的院墙,看个究竟
只见:那也院门深锁,梨花依旧
草长三丈,凉风摇曳遍地野星
破旧老屋青砖黛瓦落叶满阶,不见人影
果真是一处隔世之屋
有人问我,有没有看见两鬼?
嗯,真的看见了
看见两只蝴蝶
于花丛中翩翩欢爱
在《与鬼为邻》一诗中,雨未央借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羽化成蝶的爱情故事,将人间欢爱的场景,幻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于美好的憧憬中,又夹杂了许些哀愁,其生离死别的悲剧意识溢于言表。
除了表现爱情与孤独、梦想与窘境以外,雨未央在宋庄还写了许多观照现实的诗,比如写底层劳工的《煤炭》;写边缘农民的《归与万物》《地久天长》《黄金时代》等等。这些诗作为雨未央参与生活的真实写照,均表达了一个诗人心怀苍生的悲悯之情。对于自己坚守的这种人文情怀,雨未央在一首题为《空谷幽兰》的短诗中,有过清楚地表述:
所谓空谷,左阴右阳之间
一边与幽灵感应隔世之愁
一边与阳世喜怒哀乐
一朵兰,既非人亦非魔
生就草木之心
却忧国忧民
这不仅是雨未央的自画像,也是整个宋庄艺术家的集体造型。其实,热衷于自由创作的艺术家们汇聚宋庄,不是对现实的逃离,而是背过身去,换取一个更加冷静的角度观察社会、参与时代。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艺术才获得了批判社会的张力,语言才具有了穿透现实的质感。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过:“最完美的艺术也不可能与现实叠合,艺术具有超越性。不升华和超越就没有光芒照在世间众生和万物上面。”对于雨未央而言,通过诗歌创作超越现实的平庸,升华自己的精神,为的就是给人间涂抹一笔亮色,给生命带来一股春风。正如她在《不用等到春天》的诗中所言:
不用等到春天
冬季,屋顶上的柿子树
挂满小小的红灯笼
我一个未摘
这是过冬的雀鸟唯一的口粮
为的是,大雪压顶时
我还能听见树枝上跳动的音符
演奏
春天的合唱……
或许,雨未央梦入宋庄,独自低呤,为的就是万物苏醒时,能够与春天一起合唱。
2022.1.30于北京通州
附:第三章 宋庄往事
(文:雨未央)
在宋庄与庄子之间
1
宋庄,一个村庄,一个做梦的地方
老实巴交土掉渣的农民与
玩世不恭离经叛道的艺术疯子
混搭出荒诞的乌托邦,这里
紫微花开在唇边,有清风之味
道路草长莺飞,每朵花里
窝居着庄子,梦里飞出蝴蝶
将生活引向未知……
2
房屋一低,天空也跟着低下来
北风走在黄土漫漫的道路上
太阳是条大黄狗
一路蹭着宋庄的脚跟
3
频临灭绝的四合院
将天空,砌出一方淡蓝的井
隔会儿,井面,慢悠悠地
游过一条银白大鲸鱼
这片遗留在高楼之下的
老墙旧瓦仿佛沉入海底的
斑殴记忆
3
星星撑灯,月亮蹲在瓦上
我以为是只天鹅夜深人静
踱着方步,回头被一只猫
吓跑了……
4
从高楼到平房
我的床终于停泊在地
睡至深夜,感觉床在航行
载着我的梦,去向何方?
5
喜鹊在北
一抬头就是一群
每个清寒的早晨,有只喜鹊
贼喜欢在我的窗前歌唱
猜想,它把印着蔷薇花的窗帘
当作开满鲜花的春天
弄得我总是不忍心惊飞
它的春梦
空饭碗
到宋庄追求梦想的艺术家们
从始,手里拿着个空饭碗
就像玉兰树捧着望春花
美丽又愁苦
不一定有人给你丢铜板
倒是盛满了一碗风雨
拿空饭碗的人,不是人
是饮风食云的仙
宋庄往事
天马行空
我就这么赤手空拳
从南闯到了北,做梦都没想到
我会推开北京宋庄
一栋百年四合院的门
残砖破瓦的屋顶举起一棵
瘦骨嶙峋的玉兰树
玉指横空,使她显得孤标傲世
我拾起地上她曾经的京华遗韵
这个京都女人,有些什么陈年旧事
我不得可知,从寒冬开始
我将要翻开一本厚厚的宋庄往事
了解她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与鬼为邻
我居住的院子,右邻热热闹闹
左邻若大的四合院静无人声,十分怪异
传说是宋庄有名的鬼屋,住着一男一女两个幽魂
某天,我登上左边的院墙,看个究竟
只见:那边院门深锁,梨花依旧
草长三丈,凉风摇曳遍地野星
破旧老屋青砖黛瓦落叶满阶,不见人影
果真是一处隔世之屋
有人问我,有没有看见两鬼?
嗯,真的看见了
看见两只蝴蝶于
花丛中翩翩欢爱
空谷幽兰
所谓空谷,左阴右阳之间
一边与幽灵感应隔世之愁
一边与阳世喜怒哀乐
一朵兰,既非人亦非魔
生就草木之心
却忧国忧民
喂养着百年孤独
在院子中间放一口碗
每天我吃什么给碗里放什么
没养猫,也没养狗,只有
天空之鸟,永远喂不饱
院子很大,堆满一无所有
牛角里生长出野花与自由
给一只空碗喂养百年孤独
不用等到春天
冬季,屋顶上的柿子树
挂满小小的红灯笼
我一个未摘
这是过冬的雀鸟唯一的口粮
为的是,大雪压顶时
我还能听见树枝上跳动的音符
演奏
春天的合唱……
归与万物
冬天,老人们靠着
宋庄百年斑痕的院墙
如同靠着古老的暖气片
淡定地烤着余生,冒着烟火气儿
能闻到一股烤红薯的焦味
猫和狗依偎在脚边,太阳
燃烧着岁月,给往事供暖
老人的脸
如同挂在墙上古铜色的钟
诉说着久远的金戈铁马
一分一秒地沉寂,平静,沉默成金
金溶化为阳光,归与万物
晒孤单
寒冬一到,孤单的老人三两一堆
坐在门口晒太阳,唠嗑
我的孤单还年轻,羞怯于放在太阳下
只好将厚厚的被窝抱出去晒
夜晚,太阳的味道
刚好是一春天的温度
被窝上开满了鸟语花香
煤 炭
我将一块块煤炭送进暖气炉
就象看见一个个带着头盔的煤矿工
下到井底,燃烧,
他们不再是脏的,黑的
地久天长
农夫陈老伯近来,吃啥都难以下咽
活阎王给他下了最后通牒:
食道癌晚期,最多活一个月
陈老伯每天很早起床,坐在家门口一声不吭地抽烟
抽完一袋烟,便用烟棒敲敲脚下的大地
似乎在敲地下的门,他大慨想问
下面能种些啥东西?
陈老伯在家门口默默坐了二十天
左邻右舍都明白他在等死
第二十一天,他家门前多了一个扁口缸
缸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齐脖子的泥土
他往缸中的三分地撒下种子,施肥,浇水
等着种子发芽……
左邻右舍交头接耳
陈老头子开始犯糊涂呢,日子不多了
第三十天,缸里冒出了绿尖尖
第三十九天,缸里露出了绿苗苗
第六十八天,缸里的韭菜长到了三尺长
陈老伯依然坐在家门口一声不吭地抽烟
左邻右舍惊异:您老吃的啥子药?
陈老伯用烟棒敲了敲装着三分地的缸
“地久天长”……
黄金时代
玉米熟了,各户门口
挂出一排排秋天颁发的奖杯
老农民的脸,长满须子
玉米般金黄
分不清,是老农民晒玉米
还是,玉米晒老农民,总之
他们在晒他们的黄金时代
北漂之味
北京,大风一起,万马奔腾
尘土飞扬中,刘邦唱着大风歌
风沙吹没了北京城,我走在大风里
喝一口北风喝一口白开水
北风的味道,是,白开水的味道
没啥了不起,我走在大风里
喝一口北风喝一口白开水
写一行北漂的诗……
以梦为生
沿着潮白河,进入北京边缘的一片世外桃源
宋庄,时间一会儿退回到农耕时代
农民们打鱼晒网,种玉米摆摊卖菜
一会儿,又穿越到外星球
几个奇装异服的艺术家
摆弄着古怪精灵的物件
艺术与农民超前与退后
两种反向而行的生活,使宋庄呈现
原始、魔幻、传统,颠覆
象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启奇幻之旅
男人留着长发,女人剃了光头
天使和魔头谈恋爱,公主同蛤蟆结了婚
国王在扫马路,流浪者在喝咖啡
贫与富,一念之间
所有幻想,都能触摸
所有虚构,都真实存在
活着,以梦为生
创作时间:2014-2016
作者:当代艺术_杨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