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须具备开启性

本文摘自王艾石理论文稿,版权归王艾石所有。

艺术须具备开启性

艺术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想象力、创新力、创造力、审美力、感染力的源泉,具备强大的开启性,能够打开宇宙大门,开启人类性灵,开启生命精神,使心灵与宇宙息息相通,诠释超越与永恒,感悟当下与瞬间,释放压抑,唤醒潜能。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要求题材手法无限包容、视野无限宽广、意境深邃悠远、感染力震弦强烈,能够让欣赏者在潜意识中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审美再创造活动,发挥艺术开启性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开启性最直观、最表观的艺术形式之一表现在音乐、影视等方面,一首高昂的歌曲会令人心血澎湃,一部悲惨的影视剧会让人悲畅淋漓。由于直观与表观的艺术形式受众面较广,易于接受,直接推生了众多演艺界高知名度的明星。

而绘画艺术的内在思想精神隐藏在画面之后,开启方式如同谈恋爱。比如,当人们欣绘画作品时,绘画作品在欣赏者思维步步深入的过程中慢慢折射出艺术家的思想精神,让欣赏者从灵魂深处以精神形式唤醒大脑中的艺术细胞,激起赏者心灵上的共鸣,开启精神上的情感,以达到更为高级的艺术感受与艺术效果。所以,绘画艺术要求艺术家具备思想家级的高端境界,同时也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如此才能产生艺术上的共鸣,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开启性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绘画工作者仅为手工艺者,其作品也仅属于大众性泛艺术层面的装饰性手工艺品,开启性功能较低。但是,很多手工艺品却能被推崇为艺术大作。比如某技法功力深厚的画家画一位美女,画的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居然能拍出千万的高价。事实上,将美女画的再逼真再精美,也决不是人类所追求的真正艺术,性灵开启性是微乎其微的。可悲的是,某些掌握话语权的艺术从业人士出于某种因素,极力推崇这类作品,并将其宣扬为继承传统之佳作。继承传统是在继承先人的精神、文明及文化基础上探索创新、发扬光大的,决不是抄袭临摹传统,绝不是匠工写实自然。相信大家也都见过,一些所谓的权威专家在鉴赏一幅作品时,首先评论的标准是功力如何、笔墨如何、造型如何,而核心的思想内涵、画境寓意与开启性等只含糊其辞的略带而过。无可置疑,这是一个严重的导向性错误,违背了艺术本质。

如今已经开始进入21世纪的智能文明,艺术在人类生命中的终极本质被高度透明的宇宙信息所明确化,内在功能也被一一释放,时代的脚步不允许我们继续沉沦于装饰性的手工艺之中,艺术的开启性等相关功能必然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