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瑞虎长啸自生风 | 北京画院藏《虎图》

十二属图之三 虎图

69.5cm×34.5cm 纸本设色 无年款


文 | 高磊


值此壬寅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北京画院通过齐白石笔下的“瑞虎”一同恭祝大家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每当提起国画中的老虎,大家脑海中都会不由闪现出张大千、张善孖等人的绘画作品,他们善于用笔墨描绘老虎的雄姿与气势。但齐白石老先生用寥寥数笔表现的老虎,却颇具神秘感与趣味性。


群虎啸谷图(局部) 张大千 纸本水墨 近代


林岩虎啸图(局部) 张善孖 纸本水墨 近代


《虎图》是齐白石十二生肖组画《十二属图》中的一张,是他的好友关蔚山用了四年的时间收集而成的,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不同于张大千、张善孖正面表现老虎的视角和写实化的笔墨表现手法,齐白石并没有遵循传统的画虎技巧,而是在造型上追求主观化的夸张与变形,以及画面意境的塑造。他在创作时以老虎的背面为视觉中心,独具匠心与巧思。


《虎图》局部


画面中的老虎微微抬头看向右边,露出六根胡须,看上去少了些威猛,多了几分温驯。它面对着勾染而成的枯木,仿佛在“沉思”。但雄健苍劲的笔墨依然表现出老虎壮硕的身躯,虽然是背对观者,横卧伏地的姿态却仍具力量感与生命力。齐白石所描绘的这只老虎与自然界中老虎捕食偷袭前的状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他笔下的百兽之王,并非是“羸弱无力”,而是在等待时机与凝聚力量。在匠心独运的构想下,老虎被赋予人格化的艺术特征,传达出“智者”与“隐士”般拟人化的审美情感。


《虎图》局部


正如唐代诗人张籍在诗句中写道“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老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多被作为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被赋予勇敢、无畏的品质。在民间文化中,更是有祈福避祸的寓意,故而也多成为民间艺术表现的对象。齐白石的这幅《虎图》在延续大写意文人画笔墨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民间的审美趣味。这不仅体现出他在笔墨大众化、民间化转型层面的探索,也充盈着他强烈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语言。例如老虎身上的花纹,是由淡墨和浓墨两层墨色构成,用笔的大小、长短、粗细也都带有自身的节奏与韵律。齐白石画中浑厚灵动的点画勾勒出丰富微妙的层次变化,淡雅清丽赋色的烘托与画面平衡稳重的整体构图相得益彰,显得十分引人入胜。


《虎图》局部


由此可见,齐白石所刻画的不只是一只客观化、具象化的老虎,而是一种主观而抽象的意境,他以凝聚自然与生命之美的物象,丰富自由的笔墨语言,给观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将齐白石老先生所画的十二生肖做成盲盒,那这只老虎一定是最神秘而令人期待的“隐藏款”!



(编辑 | 高磊)


图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北京画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