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有冰箱保鲜储备食材,古有窖穴储藏食物。今天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实际上也和古人的智慧与贡献密不可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窖穴储存粮食与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接下来《坡坡面面观》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史前人类储存物资的窖穴吧。
我国目前发现的早期窖穴,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了,在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中,就发现了88座窖穴,其中许多窖穴内都有粮食灰遗迹;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也发现了44座窖穴,距今已有7000—8000年了。
磁山遗址的窖穴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等几种,其中以圆角长方形为主。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也发现窖穴200多座,这些窖穴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区内房屋的外面。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窖穴比较小、形状多样,有圆形袋状坑、长方形圆角坑、椭圆形坑和不规则形坑等。晚期窖穴较多,多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容积较大,底径多为1.8米以上。有些窖穴内壁和底部还经过简单加工和处理。
而年代比半坡稍晚的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中发现窖穴40多个,有圆形、圆方角形和椭圆形等。其中圆方角形多为带台阶式通道的窖穴,并且将窖穴内室分隔为两室或三室。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窖穴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演化,这些都是人们经过长期经验总结的劳动成果。
在原始社会时期,农业、狩猎及饲养是当时先民食物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有时也会将多余的粮食和肉食存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半坡遗址发现的一个圆形袋状窖穴内,堆积着粮食腐朽后所形成的谷灰,厚度达到18厘米。另外一个窖穴的侧壁上,挖了一个小龛,里面放置着两个带有盖子储藏种子的小陶罐,这些都证明人们对粮食储备有了一定的重视。前面提到的磁山遗址的窖穴中,也发现了在粮食堆积的底部整齐地摆放着猪、狗等完整的骨架。另外,在黑龙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也发现了储藏鱼的窖穴。
窖穴还可以用来存放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磁山遗址中有一座窖穴内存放有21件工具、器物,它们摆放有序,极有可能是原始先民有意识存放的。
有的窖穴废弃后,也作为垃圾坑使用(如食余的残骨、破碎的陶器等生活垃圾)。也有的被用作墓葬坑,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个别窖穴埋葬有人骨架,多为屈肢葬,没有随葬品,为非正常死亡者的一种埋葬形式。其他同类遗址中也有发现。
窖穴在后世一直被人们延续使用,只是形制上有所变化,即使在今天,我国北方的一些农村中依然在使用的红薯窖、菜窖、水窖等实用性很强的窖穴,正是由史前窖穴一步步发展演变而来。窖穴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它满足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作者:西安半坡博物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