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明代 “天顺年置”款 青花龙纹碗
湖北武汉流芳明王室家族墓出土
武汉博物馆藏
2007年至2008年,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对位于武汉流芳的明王室家族墓进行了考古发掘[1],在下葬于成化七年(1471年)的镇国将军朱季塨夫妇合葬墓出土了一件外底用青料书写“天顺年置”款识的青花龙纹碗。
笔者曾仔细观察过此碗,该碗在出土时局部受压破损,经过拼接修复后基本完整。碗内底绘云龙纹,碗外壁口沿下绘菱形花纹一周,下绘海水云龙纹,青花发色浓艳。对比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明代空白期瓷器,此碗上的云龙纹、海水纹及青料发色具有空白期瓷器特点,且接近成化瓷器的风格。该碗的龙纹为五爪,根据明代礼仪制度,皇帝、亲王、郡王和大乘法王有资格使用五爪龙纹[2]。墓主朱季塨是明代楚昭王朱桢的孙子,崇阳简靖王朱孟炜庶出第六子,袭封镇国将军。按照规定,墓主是没有资格直接使用五爪龙纹碗的,但“天顺年置”的款识和五爪龙纹有力的说明了这件青花碗是在天顺年间由朝廷在景德镇窑场为地方藩王置办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墓主直系亲属中有资格使用五爪龙纹器物的亲王朱桢和郡王朱孟炜分别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和正统十三年(1448年)薨逝,都在明天顺年(1457-1464年)之前。因此,这只有“天顺年置”款识的青花五爪龙纹碗应该不是墓主直接承袭而来,不排除是间接承袭或自行购买而来。
在明代空白期,即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绝少见款识的情况下,为何该碗底部有如此明确的纪年款识?这值得进一步探究。虽然这件碗质量欠佳,但年款的存在使其意义非凡,其拥有者仍将其小心保存,传与家族后人,并最终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作为镇国将军朱季塨的陪葬品。
参考资料:
[1]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流芳明代墓葬发掘》,《武汉文博》,2011年第4期,第39—41页。
[2]张科:《明代五爪龙纹瓷的使用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18年第4期,第75—81页。明代 “天顺年置”款 青花龙纹碗
湖北武汉流芳明王室家族墓出土
武汉博物馆藏明代 “天顺年置”款 青花龙纹碗
湖北武汉流芳明王室家族墓出土
武汉博物馆藏明代空白期 青花翼龙纹碗(残片)
2014年景德镇珠山北麓出土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 未完待续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