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外馆藏』王穉登《山水窟残稿册页》

王穉登《山水窟残稿册页》,行草, 24.4 x 40.2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王樨登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七月二十二日。幼时随父举家迁徙到长洲,家资甚丰。王樨登少时顽劣,但聪颖过人,“四龄能占对;五龄诵诗;六、七龄为擘窠书;九龄能赋五、七言”,他读《小学》时,学长们学习《四书》、《五经》,他好奇去偷听,不想不久后就能倒背如流;见别人做公车文,他也学着作。

一位过路的屠先生发现后非常惊讶曰:“此驹汗赤,曷不就衔橛”,便跑到王樨登的家中把此事告诉其父,父亲才开始请私塾先生教他《毛诗》,不想王樨登竟然一日背下五千言。凭着聪明才气,他在总角之年就考取了秀才。他花团锦绣般的时文也令乡里的大儒称赞不已,就连当时的名流薛应旂、吴仲、陈崇庆等人也都折节下交,称他为小友,王樨登小小年纪就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华跻身地方名流的行列。

嘉靖三十三年(1554)冬,雪后放晴。在虎丘,二十岁的王樨登陪同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文徵明赏雪游玩。国回家后王樨登作了《冬日斋居奉怀文待诏先生》《人日雪中放舟奉寄文待诏先生》两首诗以纪念此次出游经历。自此后,王樨登优美的诗篇受到文徵明的赏识,在文徵明的扶持下,于吴门中渐渐崭露头角。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