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太古遗音 · 古琴


以前听王鹏说:“做古琴要用五百年以上的老木头,才能发出正音,而这样的正音才能正心,如果是很年轻的木头,它的火气太大,所以你听起来会很尖噪,很刺耳,不会产生那种沉稳厚重的声音。”


这木质成了琴声,最后随了人的心声。


宋徽宗 · 听琴图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世上知音少,惺惺相惜我听。不似幽兰曲,悠然如梦亦馨。所谓琴棋书画,四艺兼备,文人所好矣。而文人好古琴,如痴人爱才女,求的是 “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兼备。乃念宋徽宗之听琴一图,所以展古琴,坐松下,听者入神,奏者雅心。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爲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爲广爲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爲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爲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弹琴”、“焚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爲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自古,中国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抚琴作爲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爲之沉醉而解脱释怀。这正如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浓,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複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爲器也,德在其中」,琴道古来文人士大夫爲之一生追求。


十四宜弹


遇知音,

逢可人,

对道士,

处高堂,

升楼阁,

在宫观,

坐石上,

登山埠,

憩空谷,

游水湄,

居舟中,

西林下,

值二气清朗,

当清风明月。


十四不弹


风雷阴雨,

日月交蚀,

在法司中,

在市区,

对夷狄,

对俗子,

对商贾,

酒醉后,

夜事后,

毁形异服,

腋气臊臭,

鼓动喧嚷,

不盥手漱口。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爲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著悠久的曆史。


《诗经》有歌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笙”;“妻子好合,如鼓瑟琴”;“鼓锺钦钦,鼓瑟鼓琴”;“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椅桐梓漆,爰伐琴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爲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琴谱存世共一百五十余部,历代重要的琴谱琴书如下:


唯一现存的文字谱:唐初手抄卷子《碣石调幽兰》(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最早的减字谱: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


汉代最重要的琴谱琴书:扬雄《琴清英》、诸葛亮的《琴经》。


现存最早的大型古琴曲集:明初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


明代重要琴谱:《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太古遗音》、《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


清代重要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诚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自远堂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枯木禅琴谱》、《琴学丛书》。


民国及现代:《梅庵琴谱》、《今虞琴刊》、《琴曲集成》、《古琴曲汇编》、《古琴曲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