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杨刚去世后,我们深知对他最好的纪念是整理、出版、展览其绘画作品,编辑出版其文章。杨刚的绘画博涉多优、体大虑周,非一朝一昔能展示其全貌。我们将陆续策划杨刚展览,出版画册,届时可大致了解其作。
研究杨刚固当观其画,也应读其文,二者兼顾斯或得之。杨刚所写文章不多,共约20万字。大概分两类,一是自述生平,讲自幼至壮经历,是有意识地写自传,是理解杨刚经历和创作的重要参考,可惜事迹至80年代戛然而止。二是谈艺录,或谈对艺术的看法,或谈创作心得,或回忆师友,或与一些研究者对谈,或有一些言志抒情的古诗,大都切中肯綮、极具见解。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书就是第二类文章的汇集。2006年杨刚从北京画院退休后,迁于朝阳区曙光西路,在居处附近购买了工作室,名之为入境庐,典出陶渊明诗。杨刚推崇陶渊明之为人,喜欢陶诗,故我们拈出“心远”二字名其文集,庶几可见其客观状态。杨刚不论逆境顺境,能够做到不为环境所染,心力不被外界所移,卓然独立、心远地偏,一往无前。
杨刚是不世出的画家,现在因为种种原因,艺术界、学术界和普通读者对其意义尚认识不够。我们恐杨刚的作品散乱无统纪,惧后来者不能得其全貌,于是努力做些初步的整理工作,守先待后。寒山有诗曰:“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亦我们整理杨刚作品之愿也。我们曾引孟子之言:“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示研究初衷。千古英雄尚且淘尽,有何执着,一切交给历史。
杨肖 2021年4月5日
《心远集》封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转自公众号亦中亦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