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悟后起修理趣两融

  不用多言,业内和社会人士都有共识,秦天柱于世先生是以花鸟画著称于世的。先生独立的笔墨精神,淡远典雅的篇章气质,深深地在发展着、影响着许多人的审美心迹。作为一个诚恳的赏习者,我想用我的观感与大家探讨。

  在这之前,焚香一柱,净心净识,讲一段现代禅语。有一位高卓画师静坐画室,有客来访。相互礼毕,客进言道:“久闻大名,拜读先生画作,感慨特多。得一结论。先生的确是高手,画出境界,真是太好。”画家良久不应,忽然细语:“是的。比您想像的还要好一些。”客羞告退。此故事应有三种回应:画家起身致谢,然后回答:不行,不行,还望多多赐教。再就是画家笑而不答,指着一幅画随意说到:看画,看画,妙在羞客,亦最接近事实。因为观者的理解,限于画的结果,多是静止的片断,而画家的心思,是不易也不能窥破的。要知道,他在创造,那是无人之境,那是新的时空观,那是去来自如的觉悟。我常用直觉读天柱先生的画,看到了画家之笔,画家之墨,斗胆的想见笔墨的过程,于是我仿佛嗅到了庄严意、芬芳心的文化气息。画家画什么?怎方画?为什么要这样画?是我读画之途径。

  天柱先生喜欢禽鸟,伴以松竹,或放或收,有润有枯,无色胜有色,有色动情韵,善于虚处见充裕,长于精处展幻化。一图一境,从容雅和,笔方触纸,墨韵随之,情志专注,不苟呼应,运转节律,调停精粗,一唱一叹,宛若音弦。以气用势,简淡宁静。正如石涛所言: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即见逸趣横生,尤能吐纳清芬,笔线轮廓写形真彰。高度的概括源于搜妙察冥,而笔点墨块,极意丰富,淡若惜金,充分的表现松静虚纯,一派雅致风情,一派文质气度,无须细究,便让人领略卷册古韵,想见春夏之茂盛;秋冬之爽朗。

  可以由画而文,亦可以以文见心。天柱先生将自己的才情,植于渊厚的士夫土壤,消其烦嚣,持其志趣,明其旨要,辩其体用。居于窗明几净,兰香竹青,床头明月,枕边典籍,平常淡然风度,微笑行藏,闹时高朋对弈,街杯香茗,忙时孤灯宵夜,晨曦挥毫。交谊明智,切磋友善。赏珍奇,读诗书,庭院深深,幽远简洁。作品即人品,画笔即精神,尺长篇章,只纸片字,与画家共消息,同根本。

  天柱先生绘画之旅,亦非坦途,千山万壑,百舸争流,艺术大师,肃严其上,写意工绘,再再壁立。论述翰海,潮涌波掀,独立不羁,何能不争不让,寂然倔犟,何能见性见智,非执意以求,非标新而就。技法即熟,有积习存焉,境趣渐高,将堕高雅圣境,时时处处进也难退也难。

  好在自然,天柱先生,画笔不缀。思路愈清,客观现状,主观发挥,和谐统一。正如孙过庭所倡: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这是难得的睿智,乐观向上,冲淡平和,悟后起修,理趣两融。实在说来,你读天柱之画,美与智,一个也不能放过。所谓天工人艺两争妍,艺欲高须法自然。法得自然真妙处,人工自可妙于天。

2003年6月19日《武侯报》总第224期副刊

作者:沈作常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