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上周日佳士得举办的亚洲当代及中国20世纪艺术品夜场拍卖中,近半数的拍品惨遭流拍的厄运。这也显示了遭遇寒流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渗透到了中国的艺术市场。
鉴于目前的市场近况,收藏家和交易商均反应冷淡。导致了32件亚洲当代艺术品中56%的拍品流拍,其中包括46%的中国20世纪艺术品。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品及中国20世纪艺术品拍场主席Eric Chang目前证实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艺术品遭遇的重重挑战”,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佳士得有信心在两场拍卖中赢得1.406亿港币(1814万美元)。
中国艺术家曾梵志、岳明君、蔡国强和陈澄波,印度艺术家Subodh Gupta的作品拍卖结果均不尽如人意。而早在半年前,他们的作品还曾引发激烈的竞价。如今,对比是如此鲜明。
赵无极的油画“向杜甫致敬”
这场拍卖中的亮点之一赵无极的油画“向杜甫致敬”,以4550万港币(586万美元)创下了赵无极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而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之二”则以2640万港币(340万美元)拍出,低于预估价4000万港币的价格。曾梵志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及陈澄波的“嘉义中央喷水池”均因拍价低于最低预估价而遭流拍。
佳士得的对手苏富比10月在香港举办的亚洲艺术专场境况同样惨淡,多数精品流拍,成交额仅为1416万美元,仅达到预估价的一半。
半年前,五月香港佳士得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大获全胜,中国、日本以韩国的多个艺术家作品打破了记录。曾梵志的“面具1996之6”就曾拍下970万美元的高价,成为拍卖史上最昂贵的亚洲当代艺术品。而此次的拍卖结果则与之相去甚远,结果大失所望。
作者:李丹丹,编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