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笠夫作品《恣意》。
11月16日下午,1618艺术空间开业仪式暨“他再画——笠夫个展”开幕典礼在深圳南山区中心路鸿威海怡湾贝比城举行。开幕式后,评论家皮道坚、杨小彦、杭春晓、胡斌、张新英、刘礼宾等就笠夫的艺术进行讨论。
倡导“生活艺术化”理念
据1618艺术空间负责人黄煜桐介绍,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朝阳般的上升期,1618艺术空间选址中国艺术版图中相对平静的深圳,且落户秀丽清幽的深圳湾畔,正是为了在深耕本土的基础上辐射四境,探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文化的蓝海。1618艺术空间将与艺术品市场各环节合纵连横,倡导“生活艺术化”理念,向观众推介优秀当代艺术家。1618艺术空间还同时推出珠宝高级定制,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黄煜桐表示,“他再画——笠夫个展”是1618艺术空间开艺术衍生品设计、开发等服务,满足藏家的开幕大展,由刘礼宾策划。据了解,笠夫是深圳画家,从小受家中长辈耳濡目染,对绘画有极高天赋。近十年来,他更是抛开一切回归到孤寂清冷的画室中,绘画从一种兴趣、习惯,转而成为他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内心的触角。
据该展览策展人刘礼宾介绍,本次展览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动静物”,展期将持续至12月14日结束,共展出笠夫所作的水墨动物、静物、山水约70幅。“在这些作品中,笠夫描绘了他对万物生灵细致入微的观察:猫咪的一颦一笑,花叶的一叹一息,山水的一显一隐……其实万物之存在,皆以动、静为表现形式,两者并无截然界限。笠夫深谙此道,因此‘可落笔方寸似无动,咫尺千里马飞奔’。这让他的画面如同谜面一样,引发观者想象:在一根线中熔铸了画家怎样的人生经验,在一朵花中涵纳了怎样的阳光雨露?”
刘礼宾说,对于人们司空见惯的猫、鼠、鸡、猴等小动物,笠夫的画能提供另一种视角。“比如《颂》,一只老鼠在猫强大的攻势下丝毫不怯懦,反而回头奉承天敌以谋求一丝存活机会,这倒让猫儿无所适从;比如《二鼠》,两只老鼠在窃窃私语,他们不是在担忧今天的午餐,而是在讨论当‘猫’这种物种消失后,鼠的世界会变成怎样……这些生动、诙谐的表达,看似脱胎于笠夫童年农村生活的奇思妙想,其实是源于艺术家的本质:真正的艺术家在社会中当属于最敏感的人群,他们角色犹如哲学家,金钱、荣耀无法取代寂静中的苦苦修行,对生死、宇宙的思索才是他们思想的彼岸。他们在看待寻常食物,并不只是用眼目去看,因此更具前瞻性和思辨性。笠夫便是如此,他的作品实则在讲述一个个社会寓言。”
学习东西方绘画技法
刘礼宾介绍,第二单元是“水油体”,展期将持续至2015年1月15日结束。其中展出笠夫的抽象水墨和油画作品约50幅。“在闭关‘修炼’的那段时间,笠夫曾饥渴地学习东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文艺知识,从敦煌壁画到‘元四家’,从表现主义到抽象派,他无所不学,而他这一单元呈现的作品,正是将所有的门派壁垒打破之后,所呈现的大成之作。笠夫的抽象水墨,往往是‘预谋’与‘神来之笔’的结合体,通过水、墨、综合材料的相互碰撞形成不同的肌理、纹路,湮成独特的氛围,这是光有笔墨经营所难以达到的,这也让他的画面细节亮点频闪。”
此外,在刘礼宾看来,笠夫的油画,有后印象派的自由个性,又带着表现主义的激烈表达,而题材则为超现实,多是描绘梦境,让人找到了窥视这位八尺男儿内心世界的途径。无论是坐卧行走,画中的人物多带着平静的表情,犹如参加完热闹的宴会以后,回味着仅余的恬静心绪。很多人称艺术家是造梦者,因为他们可以在作品中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么笠夫这位造梦者必是仁慈、悲悯的,经历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后,他选择了宁静作为注脚。当然这种宁静不是死寂,而是如漫无边际的冬天雪地一样,底下潜藏着生死枯荣。若要了解,只能亲自前来,用手拨开水墨和油彩的云雾,直抵画家心田。
作者:魏沛娜,吴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