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0 09:41
鲍贤伦:入古才能出新,接源才能传后
华夏收藏网讯 昨日的浙江美术馆,被一片春意葱茏簇拥着。走进美术馆的大厅,一抹朱红惹了眼,那是“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的巨幅海报。再往里进去,就看见身着灰色外衫的鲍贤伦站在人群中,戴了顶鸭舌帽的他显得精神熠熠。“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继去年6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于今年4月转徙浙江美术馆展出。精心筹备了一年,昨天的展览中,鲍贤伦共准备了100多幅作品,构建起“志于道”、“敬于事”、“游于艺”三个主题板块。据悉,此次展览自今日起至19日,将于浙江美术馆4、5、6号厅及天光长廊进行展出。
此次展览名为“我襟怀古”,取晋人诗意,由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题写。以“最入古”、“最风格”为艺术追求的鲍贤伦,说起现代书法界的发展无不感慨,“现在的人太急功近利,书法作品最大的问题是‘雷同’和‘肤浅’,入不到传统书法的深处去。入古才能出新,接源才能传后。”一直致力于解读传统艺术的他认为,误解也是一种解,要做常人不能做的,要和同时代的人拉开距离。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的投入也是有限的,我擅长隶书,就要把深度挖深,但要把隶书写出多样性,”鲍贤伦认为只有隶书包含所有书写的可能性。“在深度的基础上拓展宽度也是有必要的。隶书草书相结合,这是未来三五年内的生长点中最重要的一个点。”
作为浙江美术馆的建设者之一,鲍贤伦告诉记者,几年前就有许多人提议让他举办展览,而他总是一拖再拖,认为还“不到时候”,如今已经退休的鲍贤伦表示,现在才是举办展览的正确时机。有人问他,退休后要做些什么?“读书、写字、旅游、抱孙子!光写字是写不出风格来的!”他大笑着说。
此次的展览首次大胆采用了红色背景,“这是背景故宫的颜色。”他说。据悉,长达40余米,高4米的主题作品《归去来兮辞》为配合浙江美术馆的空间特征,展览布局与陈列格调有了新的调整,鲍贤伦还特地为其创作了两幅大型配套作品。看着展柜中的两幅作品,鲍贤伦笑称“诚惶诚恐”,他现场透露,将会把部分展出作品捐献给浙江美术馆。
另外,记者了解到,美术馆也特别为此次展览开设了观众有奖问答活动,美术馆将从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答对问题的朋友中抽取幸运观众5名,分别赠送鲍贤伦书法小品1件。同时,展览期间,鲍贤伦还将针对省内书法精英、高校学子及城乡书法爱好者不同目标人群,举办3场交流活动,系列讲座分别为:4月10日上午10:00,针对书法精英的活动“入古与风格”;4月11日14:00,针对高校师生的活动“法度与性情”;4月18日14:00,针对“浙江书法村”代表的活动“临摹与创作”。4月12日上午10时,鲍贤伦还将在展览现场,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故事。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