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连南微缩古建:纳于案几庭院深深

2015-04-10 10:00

华夏收藏网讯 北寺塔、寒山寺、留园里的香亭、方塔、大钟塔……浓缩于尺间,精致小巧,像文房雅玩一般,放置案头,如见实景,如身处大世界。吴连南有一门独家手艺,将古建筑缩小成品赏的物件,即微缩古建。

沿着一条狭长的虎山弄便可找到吴连南的工厂。虽说是个工厂,却不过二三人耳。厂房里堆满了木材及一些机器,桌椅微凌乱,触目之处,几乎都落着一层木屑灰。岁月在69岁的吴连南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老人家笑起来非常和蔼。手艺者的世界很简单,他们有着澄澈的光,朴素的美。

吴连南最早学的是木工,跟着师父制作太湖渔船。他师父做的渔船在太湖片数一数二。但是渔船的需求量递减,吴连南开始做钳工,修理机器。而真正与微缩古建结缘,却是因为那被无数文人墨客吟咏的寒山寺。那时他就住在寒山寺对面,一得空便去游赏寺庙。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这些古老的建筑物历经岁月、风雨,静观世界。古建筑也是艺术的一种,它们为美和灵魂而存在。而这些美都印刻在吴连南的脑海中,从未遗忘。缘起小舅子带来一本姚承祖的《营造法原》书,上面记录了古代建筑物的图纸。吴连南看了几遍,摸清了其中门道。

吴连南根据图纸以竹木开始了第一件作品,即歇山方亭(留园闻水轩香亭),共花了二个月。彼时是1994年,吴连南以此参加上海旅游纪念品展览会所得的奖状至今仍妥善保存。对这项技艺的喜爱以及作品给吴连南带来的成就感与欣喜促使他继续投入创作中,旋即他又开始了第二件作品,完成了一整座寒山寺(长64厘米,宽40厘米)。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