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珠宝玉石市场鱼龙混杂现乱象

2015-04-10 15:22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珠宝零售市场销售总额达5000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珠宝玉石消费大国,但相关消费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投诉率居高不下、抽检合格率较低、知名品牌产品频陷“质量门”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发展的步伐。

从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国珠宝玉石首饰市场的乱象主要集中在定名错误、以次充好、偷换概念等方面,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特别注意。

定名错误:所谓定名错误,即产品的实际材质与标识信息不符,通常体现在用一种廉价珠宝玉石冒充与其外观相似的高档珠宝玉石,或用合成材质冒充天然材质等。例如,有些商家将石榴石标称为天然红宝石,用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石冒充天然锆石,用合成的祖母绿石冒充天然祖母绿石,用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用玻璃冒充天然玛瑙等。

以次充好:在当下的珠宝界,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让珠宝玉石达到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出了许多弥补其天然缺陷的手段,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都应在证书中标注“处理”字样,或是标注出处理的方法。但不少商家并未按此规定进行标注,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偷换概念:商家的偷换概念行为主要体现在,给一种常见的岩石起个“高大上”的名字,从而抬高其售价,赚取高额利润。例如,有商家将大理石标称为阿富汗玉。

前不久,消费者秦先生在一家珠宝玉石市场,为妻子购买了一款标称为“阿富汗玉”的吊坠。按照商家的说法,这块阿富汗玉属于玉石中的精品,极为罕见。起先,秦先生对此深信不疑,而当他在网络上看完一档介绍玉石的节目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阿富汗玉在业内被称作“阿料”,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玉石,而是大理石,十分廉价。据秦先生透露,这个吊坠的要价是3300元,比其实际价值高出近35倍。

来源:中华玉网-资讯-业界新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