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意人生——沈作常

  【片名:作常与书画】

  【解说词:】

  青城山群峰环绕,连绵起伏、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誊。南方多雨,此时的青城山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乍一看云雾飘渺,更加彰显出青城山道家之仙境。青城山以及巴山蜀水,让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沈作常如痴如醉。他不为盛世奢华所动,唯独喜欢青城山之幽静。

  青城山乃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沈作常对青城山的典故、名胜古迹如数家珍,他通晓佛家、道家、儒家等诸家学养,自然而然,他也常来此求道、问道、传道。

  青城山亭台楼阁之间,古今名人诗词石刻随处可见,其中,在前山门的门庭之上有一副沈作常先生书写的楹联,字迹飘逸灵动。书法作品能够刻在道家圣地的门庭之上,可见其书法和德行之深厚。

  阴雨之后的青城山,山色更为清澈,就着这清晰美丽的山景,沈作常带着学生们即兴创作了一幅山水画,他一边飞舞笔墨、一边给学生们指点剖析。

  沈作常,是一位从成都成长起来的学者型书画家。这体现在,他的书法被业内尊曰“沈书”。他在山水画方面,发表了《笔墨弧线的胜利》和《内美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等学术论着,引起业内的巨大反响。在笔墨的运用上,他还提出一加一等于一的大胆探索。他数十年来对笔墨的精心研习,真正体现了“写意丹青,觉悟人生”的深刻意趣。

  他成就颇丰的根源则是他的起点高,在青少年时期,他受到蜀中两位书画名家的悉心点拨。而在跟随两位名家求学之前,他的第一位文学启蒙老师则是他的外公。沈作常的外公毕业于黄埔军校,能文、能武、善诗词,在他小时候,全家食不果腹,他常看到外公在狭小的屋子里踱来踱去,口里念叨着诗词歌赋。

  成都,在民国时期是文人画家的聚集地,到解放后,他们则隐居在成都的深巷之中,而沈作常居住的地方,就是文豪和画家的卧虎藏龙之地。就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遇到了人生中的恩师傅顽公。时至今日,沈作常依然珍藏着恩师傅顽公的真迹,并且配以自己的文章,时刻回首恩师作画的情景。

  “书画同源”,中国画的笔墨和线条需要书法的支撑,书法功底尤为重要,在沈作常二十多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另外一位书法上的恩师——陈无垢先生。陈无垢,早年与张大千、余燮阳等人齐名,有蜀中草书“圣手”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书道代表团在福布恭子带领下来到中国交流书法,因仰慕陈无垢先生的书法,竟然跪倒在陈老的作品面前。

  在傅顽公和陈无垢两位前辈名家的指导下,沈作常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他超凡的学识悟性,他的书画很快在四川立足并成名。1985年,中国书协教材编写组编辑颜、柳、欧、赵、魏碑诸帖,沈作常时任编写组组长。1986年,39岁的沈作常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优秀奖,他的作品在中国书法杂志发表。

  追寻沈作常的书法足迹,他由唐碑入手,涉及古今诸家名帖。观其书法,用笔用墨,纵逸性灵,豪迈生动,满纸灿然。张爱玲曾说:中国的文字有颜色、有声音、有美感、有情感。沈作常的书法如其所描述一样,色彩斑斓、奇情如歌。

  沈作常的国画善画山水、花卉、人物,取法吴昌硕,黄宾虹等诸家。他是一位始终在追寻传统哲学思想与书画精神的艺术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陶冶了他的品格,提升了他的学养,他以天然之趣笔墨形式和语言结构了一个自在圆足的世界。原本平常无奇的山水景物,但经他的一支笔,山石顾盼,树木婆娑,浑厚苍润,静雅可亲,读之如入珍宝山,气韵无穷。

  沈作常在五十多年的翰墨修为中,总结道:“一个有真正能量的书画家,他应该首先是一个文人,他必须会领悟诗境与禅境,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定符合典雅的风范”。所以从沈作常的画中看到的是学问、品格、智慧。经常是,他的山水画收笔之后,一首才气横溢的诗词也应运而生。

  沈作常研究画理、画法、画意,他的处世哲学讲求的清净。但是每每给学生讲课授业的时候,又异常兴奋。他希望能像恩师傅顽公一样,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对学生们倾囊相授。沈作常的学生遍布海内外,高足中不乏书协理事等青年才俊。

  现如今,沈作常先生正一步步走向艺术的巅峰,为了将自己多年以来的诗书画做一个小小的总结。2014年8月30日,“《历年功用今朝一看》大国·大家·大作沈作常精品回顾展”隆重开幕。四川各类大学领导、书画院,收藏单位及嘉宾2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共展出沈作常作品67幅。为成都市书画艺术家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互相观摩、交流心得、增进友谊的良好机会。在画展现场,沈作常展示了一幅长6米、宽2。6米的巨幅山水,震惊所有的观众,大家都用手机、相机记录这一难忘的时刻。

  沈作常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画,不是文人画,而是人文画。这种人文画,是沈作常通过感悟生命的真性,即便在艺术风格多元化的当下,他也没有因为自己在传统的领域里而感到丝毫的孤寂和迷茫。他通过心手合璧,心的驰骋,千头万绪;手的运作,轻重缓急;眼的观看,画局笔端。心制约着手,眼羁绊着笔,手、眼同时又撞击着心,三者间的配合与抵消,在有意无意地碰撞着艺术的火花和灵感,他将这种灵感称作为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中央电视台《写意人生》栏目组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