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巧用快门拍动体

2015-04-16 00:00

  移动的物体可以在照片里表现得处处清晰,也可以表现得背景模糊或者主体模糊。处处清晰的照片使人可以看到更多范围内的物体,而模糊的照片则可以使人从视觉上感觉到物体在运动。现在很多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很快。如果光线充足,不管是人类、动物还是交通工具的运动都可以用清晰地记录下来。便携式电子闪光灯设备,视其功率大小、被摄体距离的远近和一些其他的有关因素,可以发出1/750秒至1/25000秒的光线。这些闪光设备不管现有的光线是亮是暗,都可以清晰地捕捉动体。

  在非闪光摄影中,捕捉某一特定速度的动体所需的快门速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与相机平面相对的运动方向和动体影像的大小。拍摄等距离掠过视场的动体对速度的要求要比拍摄斜着朝相机而来或离相机而去的动体更高。然而比起以笔直的方向朝向或反向相机运动的物体,拍摄以斜角方向运动的物体时,要求快门速度要更快一些。不管运动朝哪个方向前进,要将影像拍得大一些,并取得与影像小时一样的清晰度(走近被摄体或使用长焦镜头),就需用较快的快门速度。例如:在3~4.5米距离上,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从镜头前横过的动体,快门速度最快时可达到下表所列数字。

  如果动体的运行和镜头成斜线方向,一般来说,快门速度按上面所列的减半就足够了。如果动体和镜头成垂直方向运行,也许使用上面所列速度的1/4就够了。同样,如果影像缩小,可以相应地减低快门速度。例如:将距离增加一倍(或者使用缩短了一半焦距的镜头),影像的大小就会减半,所需快门速度也就减少一倍。

  如果要将主体的形象拍虚一些,那就要用低于能捕捉动体的快门速度和低于适应其运动方向的快门速度。如果要将背景拍虚,那就要使用追拍法。使用追拍法时,用1/50秒或1/25秒等较慢速度的快门就可以将大多数动体拍得清晰,而背景由于相机的移动,拍出来的是虚的。有时主体也会虚,那是因为快门速度太慢或追拍时移动得太慢,或者是因为被摄体肢体的末端(如赛跑者的手指和脚尖)移动的速度太快。

来源:全球摄影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