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题丨起风时,我们开始摄影

2015-04-16 00:00

专题丨起风时,我们开始摄影 映画廊 映画廊

intergallery798

“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创建于2006年,是一个以展示、交流传统及当代摄影作品为主的专业机构。


起风时,我们开始摄影……


文/崔赢

编辑/赵含嫣


每个春天里,总有那么几天是会下土的。在壮观的沙尘天气里,拍摄壮观场面的专业摄影师和客串摄影师们是我们昨夜最可爱的人,虽然那一夜的北京像是漏了天花板,可毕竟哥斯拉没有来,生活还算过得去,下一次沙尘,还要准备好相机,说不定就能拍到和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一般多彩的沙尘暴呢。


借着沙尘暴后的好天气,我们找出了这本《马格南印片小样()》,看一看10几年前被显印在可达克罗姆胶片上的那场沙尘暴。


《马格南印片小样()》画册内页


在沙尘暴中坚持拍摄无论对于摄影师和器材都是巨大的考验,而对于一些喜欢玩沙子的艺术家,他们没有在沙暴现场亲自吃沙子,而是选择了更“聪明高效”的方式——让他们的模特们吃沙子。瑞典艺术家彼特·库尔特(Beat Kuert)便是这样去实践他的艺术创作的,2010年他的作品系列《坎()》便是用湿漉漉的沙子和女性人体完成的摄影作品/行为记录。


2010年7月《坎》在映画廊展览现场


2010年7月《坎》在映画廊展览现场


2010年7月《坎》在映画廊展览现场


虽然模特/艺术家在创作时也吃了不少沙子,可是当这些大尺幅的照片以震撼的姿态陈列在画廊中的时候,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是吸了空气里的土终于拍出了好照片一样。


彼特·库尔特作品《坎》


彼特·库尔特作品《坎》


《坎》画册内页



可是您知道这些沙子来源的沙漠的样子吗?如果人体和沙漠以吸入之外的方式进行接触,又会是艺术吗?钟维兴的系列作品《失落园》似乎可以给你一个具体些的印象。


钟维兴《失落园》画册


在2012年底映画廊展出的这些摄影作品中,出现在画面中得并不是库尔特镜头前的行为艺术家,而是当地的农民工。大漠孤烟与倔强的枝桠,似乎隐喻着这个阶层苍凉而倔强的命运。


钟维兴《失落园》作品



《失落园》展览现场


沙尘的阴影总是让人觉得北京好像是处于因资源过度消耗而形成的沙漠腹地,如《格列弗游记》中巨婴一般不舍昼夜地贪婪地享用着永不散去的筵席。这些照片让我们想起自己,像是在沙漠中各自为战的枯藤,起风时,我们本能地相聚,下雨时,在沙土中挣扎,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在狭窄的阴影下躲避骄阳似火。我们与照片里的人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穿着这座城市分配给我们不可更替的制服。





来源:映画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