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9 16:09
展览海报
《黑洞a-4》 180X30cm 2014年
《恒定的结构》 170X150cm 2015年
《极光》 180X80cm 2015年
《楼梯》 100X100cm 2015年
《通道》 80X80cm 2015年
《菱形的光》 150X170cm 2014年
展览时间:
2015-06-11~2015-07-18
开幕时间:
2015-06-11 18:00-21:00
展览城市:
比利时
展览地址:
比利时布鲁塞尔菲籽画廊
展览介绍:
比利时菲籽画廊将于6月11日-7月18日举办中国青年艺术家李易纹同名个展--《李易纹》,将呈现李易纹2014-2015年创作的多件新作品。
李易纹的绘画中追求的美学趣味与其个人艺术经验有着密切关系。他曾长期陶醉于飘渺的水墨世界和徜徉于美妙的书法传统,传统艺术所蕴育的简洁、宁静和诗意的美学精髓也被他有意和无意地转译和融化到油画的语言之中。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的过程。因此,在李易纹的绘画中难以觉察到矫揉造作之感。除此之外,无论是宏大的场景,还是微观之景,无论是有人物的情景,还是无人之景,李易纹在形式上采用了后现代的方法,既有对图像的抽离、过滤和提升,又有对图像的挪用、组合和混合。尤其是他将非逻辑、反讽、虚构、异位、庸俗小说的要素融入画面,既颠覆了以往的绘画叙事,也生成了新的图像意义——是一种能被感知的陌生化样态,这样,想象的空间不断被打开和延伸。可以说,他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绘画的修辞,建构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
李易纹的绘画语言流露着释放与压抑的纠结,即在逻辑与非逻辑、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纠缠中,隐约浮现(画面)不同因素(结构、色彩、线条、笔触、形象、整体、局部)间相互拉扯、重叠、共生、抵消、再生的迹象,显示了绘画复杂而单纯的形式。因此,他以此建构了真实与虚构、正常与荒诞相并存的绘画样式。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当代艺术也急速变化,作为其中类型之一的绘画也呈现出既多样性又碎片化的特征,并表现出其语言的转向——宏大叙事、集体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的叙事日渐被日常经验、微观叙事、艺术本体的叙事所取代。也就是说,当旧话语崩溃之时也就意味着新语言正在建构,即走向日常叙事和回归艺术本体成为必然。在这样的艺术语境下,李易纹潜心认真研究和分析自我与他者、历史与现实、形式与语言的关系,最终在众多繁复的艺术现象中找到了绘画的缝隙,一种符合表现自我意识的绘画语言——他在绘画创作中保持某种均衡,即拿捏有度,收放自如,精致中不失有豪放,严谨中不失有随性。
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李易纹不得不面对冷漠而严峻的世界,也时常会茫然地发出一声叹息!这种无奈的气息则完全浸透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绘画最终成为了个人情感的避风港。
----节选自黄笃《李易纹:绘画即语言》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