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张荣德:香港蘇富比将重新开启古代书画拍卖

2015-06-10 09:16

  

蘇富比纽约书画巡展现场

张荣德

  日前,蘇富比宣布将在香港重新设置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专场,并由其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荣德先生主要负责。张荣德先生于2013年5月以高级董事、资深专家、中国古代书画部门业务主管的身份加入蘇富比。他以在中国古代书画领域工作多年的丰富经验为苏富比带去崭新的理念和创意,使纽约蘇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的业绩逐年增长。记者也就香港、纽约两地古代书画拍卖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张荣德先生。

  雅昌艺术网:今年的亚洲艺术周我在纽约。蘇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一件郑和真迹“大明楷书御制佛经”被上海收藏家以1402.6万美元收入囊中,成为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昂贵的拍品。据我所知,像蘇富比或佳士得这样的国际大拍行,其资源都是全球性调配的,往往会把经典的中国艺术品放到香港。然而,在中国古代书画方面,却一直是在纽约拍卖为什么没有安排到内地藏家更容易去的香港地区?

  张荣德:您说得对,因为考虑到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中国艺术品的拍卖设有专场,一切艺术品资源的调配,包括专业人员的配备都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其实,在纽约长期以来就有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并积累下来一定的技术力量。公司每一场拍卖的征件都面向全球,本着哪里先成熟就优先在哪里拍卖,基于这样的原因,曾经一度停止的中国古书画海外拍卖专场自2011年开始恢复,到目前已经有四年多时间了,专家团队的配备、市场的运作都很好。并且自今年10月始,香港苏富比将重新举行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的拍卖。

  雅昌艺术网:两地的征件依然是从海外获取吗?

  张荣德:目前众所周知的情况,包括其他国际性的拍卖公司都是在海外征集作品,尤其是古代书画,当代部分另当别论。我想香港跟纽约是没有区别的,几乎所有古代书画拍品的来源都是在中国境外进行征集。

  雅昌艺术网:既然征件同样来自海外,蘇富比古代书画拍卖的两个重要地点是纽约和香港,那么该公司有没有一个具体布局,把一件具体艺术品放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张荣德:那我也会很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比方拍品的委托方来自北美,当他是一个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并愿意亲临拍卖现场的时候,所以就会要求将拍品放在纽约。据此我们就要着重考虑委托方的诉求。由此推之,在哪里征集的作品就放在哪里拍卖。这是其一。另一种情况与之相反,是从基本推断出发,不考虑征集地,而是判断拍品更适合在哪里拍卖。明明是香港或亚洲征集的拍品,如果适合在纽约上拍,我们会尽可能说服或者动员委托方放在纽约;反之,在香港上拍的古代书画,征集地可能是北美或欧洲,我们会告知委托方,建议他在香港拍卖。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争取把合适的拍品放在合适的拍场,争取获得更好的结果。种种考量,一个是根据委托方的意愿,另一方面是根据拍品的具体情况。

  雅昌艺术网:有没有考虑到,同是蘇富比全球的一部分,纽约香港两地同开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会造成自身资源的竞争或浪费?

  张荣德:刚才我也表达过,蘇富比团队在资源的配备、市场份额的占取都会依据藏家及拍品提供的具体情况而定夺。就目前情况,纽约将会一如既往持续下去,力求继续把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做得更好。香港作为蘇富比全球的一个点,组织起另外一个拍卖的专场,重新启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跟纽约是没有冲突的,可能两地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

  雅昌艺术网:曾经就器物方面跟蘇富比的专家聊过,专家告诉我,他们会根据两地审美趣味的不同,往往将高古的器物放到纽约,而把明清御制器物安排到香港市场。涉及到中国古代书画门类,东西方也存在口味的不同吗?如果具体一些,大概什么样的东西是美国的口味,什么样的东西更倾向于香港及内地?

  张荣德:我想这样告诉你,毕竟纽约重新启动古书画专场拍卖已经有四年时间,这期间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对买家做了相应的宣传活动,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的征集活动是全方位的,所谓全方位就是包括书法和绘画。我们发现,近年来书法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相较以前书法跟绘画来比价位偏低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诚然,目前只能说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还尚未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而获得全面开发,但一些文人书法或者历史名人的作品因其历史价值和稀缺性,已经暗流涌动,具有很大的收藏潜力。现今,我们觉得纽约市场相对成熟,也是实力藏家关注度密切的舞台,因此将全方位征集的作品呈现其中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考虑到香港市场古代书画刚刚重设,可能在拍品的认知、市场价格的共识上相对不足,所以还会与纽约有所区别,因此在香港市场,我们先求得在质量把空上比较严一点,价格尺度上比较稳健一些,循序渐进地推进拍品的上拍。当香港市场慢慢成熟起来,可能会考虑逐渐纳入全方位上拍的计划。

  雅昌艺术网:古代书画在整个艺术品拍卖品类中也算比较重要的一块,香港为什一度停了一段时间然后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又重新启动,什么样的原因让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难以为继?

  张荣德:一定是某些综合因素导致的。因为拍卖市场总与价值投资相关联,政治形势的走向、经济形势的好坏、买家认知的向背都有很大影响。据我所知,除蘇富比以外的其他国际性大公司,比如佳士得也曾经停过蛮长一段时间,后来重启了。香港也应不在例外。许多综合性的因素会使一些公司考虑对某一个拍卖门类暂停若干年,待市场成熟以后,带动了需求再重新考虑启动。在艺术品市场中,许多征集活动都是围绕近现代以及瓷器拍品。针对市场的具体情况,各公司是否开设新专场以及是否暂时停下某个专场也常常在考量之中。

  

纽约蘇富比巡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香港和纽约两地是两班人马分开在做吗?

  张荣德:总的原则是一样的,香港同样配备了这方面的专家。当然,纽约有了四年的经验和积累,因为在客户资源或具体操作当中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作为苏富比全球的共同体的一员,纽约的团队会与香港的专家团队进行资源和技术方面的相互贡献,实现优势互补。

  雅昌艺术网:跟近现代书画相比,显然古代书画从价格或者市场占有率方面要差很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依您对艺术市场的预期,未来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数?

  张荣德:我对中国古代书画的未来比较乐观。从总量上来说,近现代肯定比古代书画多,毕竟相隔时代越近,流传的作品较多,提供给市场进行流通的作品要多出不少,这是其一。第二,从认识的循序渐进方面看,一般的买家包括专业人士,在审美以及对拍品的认知上都会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先认识眼前的,然后认识近现代的,逐渐往清朝、明朝、甚至宋元方面追求。事实上,越近的作品就越多一点,越近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认可一点,价格很容易在收藏圈子里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被市场所接受。由于古代作品本身就少,因此上拍数量同样稀缺,因此从欣赏和认知的角度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就会跟近现代书画形成一个落差。但是,随着市场慢慢地越来越成熟,经过日积月累,大家由近及远,认识会越来越高,专业水平也越来越高,古代书画的潜在性终有一天会被开发出来,市场价格也会逐节攀高,所以我很看好古代书画的未来向上趋势。

  雅昌艺术网:现在问这个问题或许有点早。今年香港的首拍,现在已经预想好大概要征集什么样的作品?总共多少件?组织一个什么样规模的专场?

  张荣德:因为所有环节的变动性很难让我拿出一个确定的策略。比方征集拍品,尤其是古代的拍品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你希望得到这样的拍品,然而并不能如你所愿。事实上,接近你希望的拍品出现了,并且价格合适、质量也够就会收下。所以只能这么说:在拍品的征集方面,比方我们10月份的拍卖将会得到全球藏家——我们的老客户的关注——他们愿意参与并支持。尤其是东南亚的藏家,像日本、香港有真正的藏家,愿意提供给我们作品,现在正在洽谈中间,这是一个基本的运行态势。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原则是希望获取透明性比较强的拍品,在质量方面获得藏家的认可。总之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再逐渐寻求稳健发展。

  雅昌艺术网:并不是说所有离我们久远的古代书画都珍贵异常。古代书画里面也有高低之分。尚有一些佚名画作需要我们对其出身和艺术水准进行研究和评定。您在筛选中更倾向什么样的作品?

  张荣德:你说的这个问题挺好。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会尽可能地选择大家有参照性的、已经比较熟悉的名头,大家相对容易在拍品上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我们还会秉持一个发展的眼光,从作品的潜在性出发,研究和挖掘一些暂时还不被公认的资源,以期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可。

  雅昌艺术网:尽管在纽约举行拍卖,在我看来主要的购买力量还是华人。有没有一个大致的统计数据来廓清大陆人、香港人以及海外的华人,谁购买得更多?艺术品资源是怎么被分配的?

  张荣德:从近期情况看,大陆客人总体比较多一点,其次包括台湾、香港、日本、北美甚至于南美,欧洲的买家也很活跃。我在纽约拍卖观察到有俄罗斯的买家出现,这让我稍感特别。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以及大陆买家认识的逐渐提高,他们参与全球拍卖的热情十分高涨。海外除了以前资深的买家参与比较久,随着市场的转变,一些新兴的买家也在出现,当然数量上远不能与中国庞大的数量相比。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全世界的买家也在对中国艺术品进行一个重新的认识、重新的认可。这也许这是你想了解的新情况——就是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新的买家开始对中国艺术品抱有兴趣。

  雅昌艺术网:在国内艺术市场,投资气氛甚浓,人们考虑购买艺术品的时候往往在投资倾向上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我想请问,古代书画是否能成为理想的投资工具?

  张荣德:我不否认艺术品的投资功能以及人们在其上投注的热情,古代书画也不例外。但我同时也看到逐渐兴起的学术研究气氛越发明显,譬如一些潜在性和值得挖掘性的东西至少不是适合做短期投资的。这样看来,投资和研究的成分同时存在。我们不能否定一些人的投资倾向,但至少不能靠短期获利,所以有所学习、有所认识,在专业上提高成为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些民间的力量或者既有专家又有dealer构成的买家群体,他们总体对古代书画艺术价值的认识越来越高,这可以从他们选择角度上看出来。当一些所谓的拍卖公司定价比较低时,往往预示这件拍品以往的著录或者出版没有来得及标上或被忽略,但成交价格的高度说明,这一块的空间已经被竞拍者补充上去。当市场上所谓“捡漏”变得很难的时候,对艺术价值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急功近利的思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