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1 00:00
《艺术界》的微信不仅仅简单地分享当代艺术内容,更多的是对趣味的探索。
封面图片来自“新欢”情色小说系列,荒原出版社2015年出版
当代艺术一直融合多种学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美的表达,更多的是对于文化本身以及文化的未来的探讨。《艺术界》六月刊专题“系统崩坏”起始于我们对亚文化领域的观察。我们将提供一组通往这一独特文化想象边缘地带的关键词,让这些亚文化中的隐藏话题从底层内部翻起,借由这四十余个词条显形。通过作者们的记录与评说来观看当代文化复杂多相,向固有的认知系统内部注入催化剂、产生思维之酶,来见证我们现有的文化系统从误差到瓦解最终完全崩坏的过程。
中版 COVER FEATURE
尝鲜读HIGHLIGHT
“系统崩坏”专题词条内容节选:无状之状 BLOBS
奥利弗·海德谢克,《谎言站不住脚》,2014年,数码,尺寸可变
3D程序不会限制物理的边界,就像你进入一个空白的空间,可以从最基础的形式下手,比如通过一只球。我让这完美的形体与其他物体发生触碰和反应,或是表现这个物体穿越上百万年的物质进化过程,这种完美的形式就像进化论,通过输入、输出以获取适应性更强的存在,以及优于其他物种特征的崭新形态。(整理自艺术家奥利弗·海德谢克的访谈)
当代祭祀品 FUNERARY GOODS
“冥间超市”展览现场,2015年,德累斯顿王宫
尽管纸扎物品转瞬即逝,缺乏实在的物质性,它们的出现仍然掀起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并揭示这股潮流是如何被移植进传统社会的。然而焚烧的行为也带有着某种暴力的姿态。焚烧既是销毁,也是净化与提纯。(文/凌明)
乔什·克莱恩,《咖啡感激》(局部),2012年
在后人类的转折时期,正当我们尽力设法解决海平面上升、大灭绝、伴随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提升而来的能源危机的时候,流体和黏液成为了人类本身的象征符号。(文/高文雅|Samantha Culp)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们将每天推送一个新的词条,明天首发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的“酗酒 ALCOHOLISM”,敬请期待!
来源:艺术界LEAP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