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2 10:07
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向正方形致敬,R-I C5》(Homage to the Square,R-I C5,1968),图片:约瑟夫与安妮亚伯斯收藏(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Collection)
你曾有过为了挑选窗帘来搭配地毯颜色,最后发现自己却记不起地毯颜色的经历吗?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助理教授马兹维塔·齐里穆塔(Mazviita Chirimuuta)在她的新书《外在颜色》(Outside Color)中,讲述了我们是如何感知特定颜色的,并告诉你为什么挑选窗帘颜色会这么难。
“在物体所有的性质中",齐里穆塔说,“颜色总是游荡在主观感性与客观外在之间。"
艺术家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深谙其道,并在他的创作中,尤其是《向正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这一系列作品中大加运用。在他1963年出版的书《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中,他写道:“为了能够充分的运用颜色,我们需要意识到,颜色总是具有欺骗性的。"
如果你参与了早前席卷社交网络的“蓝黑裙子还是白金裙子"的讨论,你一定会对以上说法深以为然。2月份的这场网络大讨论引得各路名人都竞相“站队"。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与饶舌歌手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站在了“蓝黑"队,而坎耶的老婆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却是至死不渝的“白金党"。正如齐里穆塔写道的,“当我们提出‘什么是蓝色'这个问题时,往往意味着我们的我们的视觉系统会去探测某种在蓝色物体上表现出来的光谱特征。"
蓝黑还是白金?图片:Irish Mirror
事实上,艺术史上的一些著名艺术家很有可能是色盲。在2012年,日本色彩研究学者浅田一宪(Kazunori Asada)在一间可调节光谱的“色彩视觉体验房间"内研究了梵高的画作。他把他的发现发在了Tumblr上,并得出结论:“[梵高]根据他所见的世界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因为他的色盲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用色规则"。
我们不仅对颜色的感知是主观的,在回想颜色时的记忆也十分短暂。2015年发表在《实验心理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的某篇论文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心理与脑科学部门的助理教授乔纳森·弗隆堡(Jonathan Flombaum)探讨了为什么人们会把对多种微妙色彩的记忆归纳成几种“最好的"基础色。我们可以分辨出群青、天蓝和钴蓝,但当回忆起它们具体的色调时,我们往往把它们都归纳为“蓝色",因为我们的思维更倾向于“有限的、以语言为主导的分类。"
正是由于这些颜色区分的问题,彩通公司(Pantone,以专门开发、研究色彩,预测色彩流行趋势而闻名)才会如此家喻户晓。(见为什么彩通新推出的鲜黄色调要以小黄人命名?与玛萨拉酒红成为彩通2015年度颜色)
约瑟夫·亚伯斯,《无题》(Untitled, 1963)图片: Galerie Melki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译/胡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