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继伟“玩转”票证收藏三十年

2016-04-13 15:43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期牵动面最广、最深入人心的票证。相比收藏品市场中的其他热门品种,这类票证属于小众收藏范畴。

而56岁的刘继伟却乐此不彼,“玩转”票证收藏三十年。

一进刘继伟家,你第一眼就会看见一摞摞的票证收集册摆满书桌,随手拿一本翻开,里面收集的票证品种之多、数量之巨又会让你大吃一惊:除了粮票,还有盐票、棉票、线票、粪票、肥皂票、马扎票、自行车票、蜂窝煤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一应俱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他收藏票证3万余种、几十万枚,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刘继伟的票证藏品在省内都是名列前茅。

刘继伟与票证收藏结缘,源于年少时粮票留给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1974年,母亲给了我30元钱和10斤粮票,让我去北京看姐姐,粮票都缝在内衣兜里,母亲对我是千叮咛万嘱咐,粮票别丢了,丢了就没东西吃了。”

刘继伟说,在计划经济时期,粮票甚至比人民币都重要,没有票就买不到东西,“那段记忆根深蒂固,收藏的意义在于不想遗忘。”

“粮票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欣赏价值。”刘继伟介绍,虽然粮票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