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现代艺术哲学认为:“艺术是一种有机现象,是一种生物过程”。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的暗喻,隐在地反映人的本质生命与内心世界。而被称为“大写意”的草书艺术,更是各种书体艺术特征的升华。其本体除了包含着文学、哲学、美学的意蕴外,还兼有其他各种书体美感的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一切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自古以来,人们视草书一域为最自由、最无束缚的“自有王国”,视为以点、线宣泄性情的最无碍的空间。纵观书史,那些具有一定功力的书法家,正是在草书这个富有奇趣的空间里,把握着物我之真,万象之美:其入静者,静居燕坐,一炷烬香,万虑消沉,境界已熟;激情者,如癫张狂素般地狂呼奔走,下笔如有神助,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将其心性了无遗蕴地传到笔墨之中。当时代进入充满着快节奏,呼唤着昂扬进取精神的当今,不少书者也是将草书作为抒发性灵的主要手段、取法的对象,且以能写一手潇洒的草书为快事和能事。
《书谱》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书法家能于瞬间的一挥而就,创作出合乎古法、近乎天然的佳作,靠的是广博的学识、优雅的审美情趣、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开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娴熟的笔墨功夫,舍此别无它。在众多的习书者中,何伯群先生是学有所成者之一。
他在精研各种书体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行楷、行草艺术的研习取得长足进取的同时,又在研习草书艺术的实践中,入虚探玄,钩深致远,落笔散藻,佳作频出。论其艺术特征既有晋人书风的肃穆、温和、高雅、恬适,又有旭、素书风那般流动的韵律、节奏。无论是虚和而劲健的用笔,还是清润冲和、层次丰富的墨色变化,都已迥出了时流之上,以其近乎“天人合一”般的笔情墨趣,抒发着自己的心性和襟怀。
艺事已成,胸襟已成,学养已成,这是有识之士对目前“何氏”书法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内质的定位。然而何先生仍然手不释卷,寄情在翰墨,染意在松烟,偶尔狂风大作壮胸怀,乍有雷霆万钧撼心灵,不断地将书法家的用心、寓情、托意,化为艺术作品的神采、格调、气势;神与物游,在创造草书艺术的过程之中,不断地追求着高远、隽永、含蓄的玄妙境界,享受着“白云舒意,清泉洗心”的乐趣。
(原载《商洛报》)
作者:刘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