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南海十三郎》再现舞台“戏剧痴人”

2016-04-18 17:59

p23_b

727559575444485577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4月15日晚,香港经典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舞台上是南海十三郎桀骜不驯的起伏人生,舞台下是谢君豪20年演艺积淀的练达通透,南海十三郎的故事是戏,还是人生,谢君豪的演绎是角色,还是自己,虚实变换之间观众记住了那个“天才、疯子,一念之差、一线之隔”的戏剧痴人

十三郎悲情一生引感叹

话剧《南海十三郎》根据粤剧编曲名家江誉镠的故事改编。江誉镠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青年编剧家,因是家中的第十三子,故取艺名为“南海十三郎”。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悲惨和神秘色彩。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孩放弃学业,远赴上海;抗战期间,他认为劳军剧团的表演过于鄙俗,而跟剧团的人大打出手;战后他批评香港电影,以致无法在香港立足,更因精神失常而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游荡,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死在香港街头。

在接近三个小时的话剧演出中,完整地再现了南海十三郎传奇且悲剧的一生。令人称道的是,该剧在演出中处处充满喜剧色彩,而只有一层层拨开喜剧的外衣才能看到最深处悲剧的内核,因此格外令人感叹。

场景重现诠释天才宿命

话剧《南海十三郎》根据南海十三郎的人生境况分为上下半场,讲述了他从跳脱不羁到恃才傲物、从万千朝拜到穷困潦倒、从知音相惜到混沌度日、从万念俱灰到痴痴傻傻的传奇一生,剧中的精妙之处在于,很多场景甚至台词都是在剧中重复出现,但是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剧中反复、多次运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令人感慨。

南海十三郎年幼时因为顽劣,经常惹父亲生气,他讨好父亲的方式就是为其抓痒,而他疯癫之后,被送回老家,父亲为了让他开心,也是为他抓痒。南海十三郎在追求心爱的女孩时,因为女孩说记住了他的眼镜,便称再也不摘,但是当他潦倒后,无意中撞见曾经的女孩时,女孩没有认出他,他感慨:“即使没有认出我,也该认出这副眼镜。”只是位置互换,却显得格外凄凉,编剧把南海十三郎在戏曲写作中常用到的互文方式延展到整个剧的创作上。该剧还有很多无厘头的场景出现在戏中戏的场景中,令观众捧腹。

影帝谢君豪附体十三郎

早在1997年第34届金马奖中,谢君豪凭借同名影片击败张国荣,夺得最佳男演员。经过十余年人生阅历的累积和时间的沉淀,谢君豪再次出演南海十三郎,这个人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身上,被观众称“南海十三郎”附体。

剧中谢君豪扮相极端,当他是桀骜不驯的富家子弟时,身着长袍,仪表堂堂;后沦为街头疯癫的乞丐,衣着褴褛、蓬头垢面。虽然全剧“十三郎”身份判若云泥,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变的是他不向世俗妥协的心气。谢君豪凭借无可挑剔的演技将这个放浪形骸、痴嗔不羁又才华横溢、一身傲骨的“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的痛与狂演绎得细腻丰满、淋漓尽致。

作为一台描写粤剧人人生的舞台大戏,该剧在舞台呈现上颇具戏曲的写意风格,其中多次在舞台上出现的太史公家,虽然是一个显赫的大家庭,但在舞台呈现上也只有一桌二椅,极具戏曲风格。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