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19 09:31
导读:我老家的房子是父母自己盖的,用的就是这种压花玻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习惯的东西,直到去年我去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在一个很古老的教堂上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玻璃,这可以说明它的来路和文化的关系,但到中国后在七八十年代普遍使用这种玻璃这主要是特殊时代集体性审美的体现。
为什么喜欢表现隔着压花玻璃看世界,这种视角的灵感从何处而来?
我老家的房子是父母自己盖的,用的就是这种压花玻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习惯的东西,直到去年我去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在一个很古老的教堂上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玻璃,这可以说明它的来路和文化的关系,但到中国后在七八十年代普遍使用这种玻璃这主要是特殊时代集体性审美的体现。
Birthmark 《胎记之一》200x267cm2012
《通道 》145X180cm 布面油画 2014
童年时期隔着压花玻璃看人的经历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人和事,但一个人从你窗口经过,似乎透过玻璃有一种模糊后的形象和声音的特殊关系,这挺有趣。
3,《蟲》材料:沙子活体蚁狮,竹筐2015
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蛊》这件作品?
这种虫子的学名叫蚁狮,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一看就明白是在沙土中的一种虫子,小时候也常玩,这种虫子会利用陷阱捕食,靠太近也会互相残食。做这个作品的感受来源主要是和我初中时候学校的一场集体性皮肤病事件有关,通过作品我想表达的是个体在和集体的关系,这种关系里的无耐感很让我有体会,因为我们是集体宿舍,大规模的皮肤病爆发后个体是无法治愈的,因为还会传染回来,直到你毕业离开这所学校。
|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墙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