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欧阳旭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专业:国画系
作品名称:组画·瞥 1(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2(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3(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4(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5(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6(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7(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8(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9(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组画·瞥 10(毛笔线描写生)
国画纸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塔城的卡浪沟,早市的烤包子,牧区帐篷里的情侣,羊群中…… 徽县上怀村的小猪 ,山西平顺大云院的壁画,长治的润泉宾馆,长途东站……去旅行、去经历、去看、 去听、去摸……去跟人说话,去闻不一样的味道,去认识不一样的人……行作笔,心当墨。这是我的,生活随笔。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萌
国画86×160CM绢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萌动的情,萌动的梦;是渴望的起点,是与生活的约定。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三十儿
国画180×78CM×2绢本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
我的作品名为组画《三十儿》 ,想法最初源于喜爱的纪录片《舌尖》,通过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而选择春节的题材是觉得相比《舌尖》,“年”也是具有这一种载体的特质,具有一种共同性和深度。春节是中国的节日,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对和平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而选择“三十儿”这种叫法是因为它具有中国年特有的特色和一种亲切的感受。通过过年挂灯笼、、年夜饭、压岁钱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侧写来突出主题。我正是想通过具有特色的“三十儿”这个媒介为载体,再加之种种“年”元素的侧写来表达一种“年”对于作为中国每一个人影响的一种记忆、情怀,使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给观众的一种直接感受,从而达到“共情”的效果。
导师评语:
艺术家简介:2008全国中学生环保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1年作品《树》入选第七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周“绿之舞”艺术创意展。 2011年作品《树》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永久收藏。 2013年作品《晨作》入选中央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教学成果展。 2014年作品《萌》入选“明德•和融”— 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作品《瞥》应邀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高校学生作品展。 2015年作品《萌》和《瞥》入选中央美术学院第四届“足迹•青春”学生主题创作展,其中作品《瞥》荣获中央美术学院第四届“足迹•青春”学生主题创作展一等奖。 2015年作品《瞥》荣获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度在校生优秀作品展二等奖。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