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杨艳茹毕业作品_油画系

2017-05-16 16:44

姓名:杨艳茹

院校:四川美术学院

专业:油画系

作品名称:迷失NO.8

综合材料240x150cm其他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游走于空间之中,夜店恰巧是这样一个交织着公共和私密性的一种特殊空间,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面,也许人们放下了自己的一天工作后的疲惫,又或许进入另外一个战场。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夜店的本质就是娱乐,夜店无论转变为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娱乐,可以说没有娱乐就没有夜店。但这种娱乐是否应该受到质疑呢?面对全民娱乐的时代,也许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拔掉各种电源的插头,而是学会在高度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迷失NO.9

综合材料240x150cm其他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游走于空间之中,夜店恰巧是这样一个交织着公共和私密性的一种特殊空间,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面,也许人们放下了自己的一天工作后的疲惫,又或许进入另外一个战场。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夜店的本质就是娱乐,夜店无论转变为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娱乐,可以说没有娱乐就没有夜店。但这种娱乐是否应该受到质疑呢?面对全民娱乐的时代,也许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拔掉各种电源的插头,而是学会在高度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家No.4

油画100x75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一个空间,更是一个本身就具有生命的活体,她知道一种被分裂的疼痛。 你能感到什么是有生命的,什么是可以绵延不断的,什么是充满整个空间的,你会发现你不再是空空的,就像有植物的根一样,可以不断的生长生长,它所呈现活力来自于它强有力的根基。 当时想把物来拟人化,抒发情感,希望使观众产生共鸣。整个房间像是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地板是危险符号的暗示,或许象征着床或家出于一种微弱的生命。床的内部就像培根画的尖叫的人 一样,处于某种恐惧与痛苦之中,上面的床单可以是一种掩饰也可以是一种微弱的保护,白色的网格是头脑中绷紧的神经,它几乎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整个房间是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的状态, 另外一张也是,我试图把床拟人化,把一些伤痕或是人的内部隐藏在床的内部,我甚至尝试用帕子擦净这些痕迹,所以床面上留下了这些白色斑驳的瘢痕。这些像绿色的叶子一样的东西,也是一种保护的象征。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雾霾.NO1

油画120x90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迷失No.7

综合材料100x100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游走于空间之中,夜店恰巧是这样一个交织着公共和私密性的一种特殊空间,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面,也许人们放下了自己的一天工作后的疲惫,又或许进入另外一个战场。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夜店的本质就是娱乐,夜店无论转变为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娱乐,可以说没有娱乐就没有夜店。但这种娱乐是否应该受到质疑呢?面对全民娱乐的时代,也许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拔掉各种电源的插头,而是学会在高度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迷失No.11

综合材料100x77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游走于空间之中,夜店恰巧是这样一个交织着公共和私密性的一种特殊空间,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面,也许人们放下了自己的一天工作后的疲惫,又或许进入另外一个战场。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夜店的本质就是娱乐,夜店无论转变为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娱乐,可以说没有娱乐就没有夜店。但这种娱乐是否应该受到质疑呢?面对全民娱乐的时代,也许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拔掉各种电源的插头,而是学会在高度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逃离No.7,

综合材料150x120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逃离》系列作品的最初动机是,小时候曾经有过几次溺水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你感受到死亡的恐惧。然而在时间的记忆里,这种体验确变成一种很特别的体验,萦绕在你的心中。作品用不断重叠五彩的变形圆形来组成画面,像泡泡一样,既美好又幻灭,给人带来梦境的陌生感,将瞬间的记忆凝固。记忆凝固的瞬间,让你产生别样的体验:世界仿佛陷入了怪圈,万物纷纷坠落。我在整个世界的底部,疯狂地下坠,带着焦虑不安的情绪,和身外之物分离,再无负担。坠落的终点在哪里?我该如何重新找回自己,如何回到自己的地面,如何看清这难辨真假的世界?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溺NO.2

油画150x120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新作一改过去写实性绘画,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梦幻又极具形式美感的作品,画面人物形象依稀可见,溺水者人物身上的暖色与水的冷色鲜明对比,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冲突,画布上肆意铺染开来的烂漫色彩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与细节,颜料晕染出的轻盈梦境仿佛已与空气连接在一起,没有尽头。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作品名称:溺NO.3

油画150x115cm布面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新作一改过去写实性绘画,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梦幻又极具形式美感的作品,画面人物形象依稀可见,溺水者人物身上的暖色与水的冷色鲜明对比,生命与死亡的强烈冲突,画布上肆意铺染开来的烂漫色彩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与细节,颜料晕染出的轻盈梦境仿佛已与空气连接在一起,没有尽头。

导师评语:杨艳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她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她总是将图像进行形式语言上的转换,消解生活本身的繁琐与沉重,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既有一种疏离感又获得了超然的体认。

艺术家简介:杨艳茹,女,庞茂琨教授“油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1—2015),获硕士学位。作品以夜店空间为主,涉猎其他绘画领域,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青木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