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武夷山水与历代画家》序(节选)

  有关武夷山水的诗文华章或有摩崖可证,或有典籍可查,但有关武夷山水的画作乃至记载却不易寻见。它们或淹落于美术史著述的深处,或零散收藏于各地文博机构库房,是一个未得系统研究的课题。王辉编著的《武夷山水与历代画家》,以收寻的努力和研学的精神,荟集了自魏晋时期和宋元明清乃至近现当代100位山水画名家寻胜、登游和描绘武夷碧水丹山的历史故实,并陈举了大量画作,使武夷山水与中国山水画这一课题得以呈现,填补了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可以说,《武夷山水与历代画家》拓展了中国山水画历史所涉及的文化地域,实证了中国山水画历史应有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它因无数名家个体到游武夷山水揽胜采风的旅迹而使得中国山水画历史的横断面变得鲜活而亲切。诚然,对中国山水画史的研究应当没有地域之限,也不应受定论与成规之囿。但是,历史的真相对后人而言,却是既开学术视野、又启创造思维的动力,有了这本洞开武夷山水与中国山水画关系的著述,中国历代山水画发展的脉络便增加了真实而清晰的史实与图像。

  本书主题新颖,切入点独特,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著述性画册。其间,历代诸多著名山水画家行旅武夷的踪迹使我感到意外和惊讶。正如王辉在文章中所说:“这些散落和鲜见的为现有美术通史、断代史和画家个人史所罕记或不具的绘画历史遗迹却能聚沙成堆,竟能汇集成篇”,让人欣喜不已。他在著述中根据史实进行的合符逻辑的推论和设问,也见出其不囿于现有的和前人的思想樊笼和定规结论,无疑是可贵的学术精神。

  我与王辉同在闽北长大,又曾为同窗学友,我们都为受惠于武夷文化的蒙养而对这份遗产充满情感,因此学术志向上心仪相通。近年来,作为年富力强的一位油画家,他已活跃画坛并很有成就,成为同代和同窗学人中的佼佼者,而他于极为勤奋的油画创作之余,还对历史文化研究葆有兴趣,一向敏于思考,勤于笔耕。中国画坛一向推重学者型画家,而像王辉这样的画家身份从事学术研究者更难能可贵。这些年来,他为本书的写作踏访各地,钩沉史料,寻找素材,点点滴滴积累,虽耗费大量心力而乐此不疲。我相信,这份成果的后面是他对武夷山水、武夷文化由衷的热爱,体现了他自觉播扬武夷山双遗产价值的文化使命。正是因为他怀有这种精神,他能够从极为零散的史料中建构起“武夷山水与中国山水画”这个主题;他有着画家对绘画创造的真切体验,使本书的写作方式和文字都有生动的感性。有了这样一本著述,我们今天对武夷山水观赏的视角和领略都会更多地向历史文化延伸,而今日的画家也会继续着有关武夷山水的丹青之志。

  2009年9月28日

作者:范迪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