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阅读程十发

  程十发画过堪称经典的连环画,其中国画涉足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还有他的书法,也是别具一格。他的一生创作了无以数计的作品,像是一本厚厚的典籍,一辈子阅读不完。翻开那本厚厚的典籍,我们看到,他的线条、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等等,又像是一段精彩的章节。他的智慧、灵气、修养、学识、幽默等蕴藏其间,让我们得以慢慢地品味。

  程十发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绘画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推陈出新,而且进一步创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纵观中国绘画史,无论山水、花鸟、人物、从展子虔、阎立本、荆浩、关仝、巨然、范宽到李成、李公麟,从崔白、米友仁、马远、夏圭、梁楷、倪瓒、王蒙、恽南田到石涛、八大等等,每个画家都有其明显的个人面貌;从黄荃画派、徐熙画派、米派、到云间画派、新安画派,从黄山画派、岭南画派、金陵八家到清四王、扬州八怪等等,每个时代都有其“规范”。艺术具有一定的规范,每一种规范的创立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评价一个时代,或者一个艺术家,并不是看他们沿用现有规范的“生产效率”,而是看他们能不能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形成有价值的新规范。程十发无疑是一个创造“规范”的艺术家,他虽有传承,然自成一统,并“随心所欲”地编织自己的绘画语言,在三五人物中,在一片风景中,在一束鲜花中寄托自己的精神。

  在程十发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质朴、秀丽,豪放、婉约,或粗矿、精巧,沉着、流畅,风格多样的线条。那是程十发创造的“程式”线条。观其抑扬顿挫,或长或短,或快或慢的线条,有韵律且有节奏。我看“程式”线条是有生命活力的线条,也可以这样说,程十发的人物、花鸟,以及山水把线条给用活了。看似简单的拉出几根线条,却仿佛有呼吸一般,呼吸乃生命的迹象;唯这自如运行的线条,却有着韵律节奏,节奏为活力的体现。“变化”是程式线条的一大特点。程十发是不拘一格降线条,他不拘泥于中国画所谓的中锋用笔,而是侧、逆、偏、拖四面出锋。看上去这四面出锋破了中国画中锋用笔的规则,好像程十发“不讲究”用笔,然这四面出锋的灵活性,使之线条有了多样性。再加上随线条而产生的造型物象,就更具有生动的价值。比较衣纹,屈原大夫的宽长衣袖,用侧锋那么一拖一勾,既有衣袖的飘动,又增加了画面的韵味。再比如他的题为《梦中的线条》的那副画,画中两个侧睡的少女,用上了飘逸的线条,有节奏,有动感,又有梦幻的意味,其线条的表现力妙不可言。“程式”线条的贴点还在于尽情发挥线条的枯、湿、浓、淡。这枯、湿、浓、淡原本是中国画笔墨之核心、精髓,但程十发用得更是棋高一着。其实,每一个画中国画的人都知道用笔的“枯、湿、浓、淡”,重要的是用“活”。“活”是信手拈来,似乎不假思索,轻轻地把笔蘸上墨汁,从“湿”到“枯”,从“浓”到“淡”,渐渐地用干笔中的墨,趣味也在这变化中产生。

  程十发的人物有他创造的“规范”。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物,从背到臀往往是一根较宽的湿润的线,画到衣袖或者手臂时,笔中的墨逐渐减少,从而变成了细且枯的线条了。这种对比本身就比较好看,再加上其优美的造型,画面变得越发出落了。随心所欲地重新搭“枯、湿、浓、淡”是程十发线条的又一大特点。这种即兴而来的“枯”、“湿”,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翻开程十发画册,看他画的鱼、鸡、鹿、羊、鸟等动物,那是程十发枯、湿、浓、淡用笔的典范。

  在“程式”线条中,还有一种貌似“杂乱”而实质上是在“乱”中求得平衡,在“乱”中得以气韵的所谓“齐而不齐”,“乱中求不乱”是黄宾虹山水的线条,程十发吸收了“齐而不齐”,“乱中求不乱”的理念,充分运用到了他的藤本花鸟之中。比方说,紫藤、葫芦、瓶花等等,他就是运用了这个法则。在一团枯、湿、浓、淡的线条中,忽而抽出几朵紫色的小花;在四处出锋“乱”线中,只须稍稍勾勒,即是满瓶花团锦簇;在“齐而不齐”的线条中,但见山崖遍是灌木杂树。这是程十发掌控线条的能力,也是程十发的才气所在。

  “气韵生动”是“程式”线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气”是中国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气韵生动于任何作品而言,都是第一性的,“气”为作品之要,是一幅画的生命。倘若无“气”,又怎么会有生命可言。画当然也就“死”了。“气”在画中游两层意义:一为“气”融会贯通而成“韵”,此所谓气韵生动也;二为“气”滋养调理而成“格”。“气”有大气、逸气、浩然之气,“韵”有神韵、趣韵、雄浑之韵;“品”有含蓄、缜密、疏野、清奇之分,“格”有高古、沉着、典雅、洗练之求。得气韵者“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得气息者“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得品格者,“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程十发在运用线条中,以及在整幅画的处理中,极为讲究“气韵”。《梅花双鹿》是一幅小品,画是赠送朋友的,落的是双款,画中一前一后两只鹿,一枝梅花穿插其间,疏密安排有条不紊,“气”在自如的线条中兜转,“韵”在随意的搭配中体现。程十发在这画中的气是“逸气”,在这幅画中的韵是“趣韵”。再看一幅题为《林泉高致》的山水,画中四五棵参天大树,树后隐隐远山,树下二三名士聚坐。一树横跨溪流,独木桥上老翁由书童搀扶,郁郁踽踽而行。就画的内容来说,已经充满了飘逸之气。程十发的山水构筑的品格和气息是疏野、典雅的。程十发在山水中的线条是洒脱的。他的山水有大块留白,气韵也就在留白处游荡,由“气韵”延伸,便生成“气息”。“气韵”这个东西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无法教的,而只能靠领悟。从气韵蓄养成气息,有一个过程,它是修养的积累而慢慢地由“气”成“息”的,这个“气息”其实就是画品和画格。

  程十发是一个有品格有气息的画家。在他那本阅读不完的典籍中,我们读到了他的线条,也读到了智慧;读到了他的笔墨,也读到了灵气;读到了他的色彩,构图,也读到了修养,学识;读到了他的幽默,也读到了他的艺术人生。

作者:黄阿忠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