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11 23:48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中,似乎能窥得,千年前,一场春雨下的成都城是怎样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也能体会到杜甫当时面对这春夜雨景时闲适欢喜的心境。
成都,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杜甫诗中的锦官城。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四川古称“蜀国”、“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丝线中的一大艺术——蜀锦。遗憾的是,虽然蜀锦闻名于世,在无数的文献中都留有其名,但是在成都乃至四川的考古发掘中,一直没有找到过相关的实物为其佐证。
直到2012年的夏天,在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一座西汉时期的墓地中,4部浸泡在水中的竹木质地织机模型的出现,才让蜀锦的存在与锦官城的称号,有了力证。
老官山汉墓织机
2018年5月,在距离成都数千里的杭州,一片用汉代织机工艺原样复制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复原织锦的织机技术,就是来自老官山汉墓的蜀锦织机。
6月9日,《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其中,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一架提花织机也被放置在展厅中。
观众们在玻璃橱窗前站立停留,似乎能看见2000多年前锦官城中抛梭引纬的场景。
7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三部负责人谢涛,他曾参与了老官山汉墓的发掘工作,他将提花织机的故事娓娓道来。
再现辉煌,织机复原“五星出东方”蜀锦
蜀锦,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确切的论证。
但是,可以知晓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南方丝绸之路,这条路上的商人把蜀锦和其他货物销往印度、缅甸,继而又转运中亚。所以说,蜀锦至少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虽然有四大名锦,但其中不少都是宋代以后才逐渐成熟。所以,最出名、最有价值的,还得是蜀锦。”谢涛说,蜀锦历史悠久,可惜的是,蜀锦在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一直没有出土过实物佐证。
因为四川气候潮湿,丝织品保存不易。“新疆在考古发现中,曾有古代丝织品锦的出土。学术界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就是蜀锦,但没有直接的证据。”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一件精美的汉代织锦护臂,其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清晰可见。
除文字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云气纹、鸟兽、辟邪图案,以及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
这件文物的出土,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并且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在考古专家、丝绸专家的判断中,这应该是一块汉晋时期的蜀锦。
在蜀地并无实物作证的情况下,如何证明这是蜀锦?
直到2012年,这道谜题才有了答案。谢涛介绍,他们根据老官山汉墓中出土的织工俑,综合发掘中汉代的完整人骨,得出了一个比例。之后,考古人员依照这个比例,将提花织机模型进行了复原,想试一试这个模型到底是否具有实用性。
老官山汉墓考古发掘现场
复原完成后,意想不到的惊喜摆在了他们面前。
“这台织机模型的复原品,不仅能够很好地使用,而且还能织现在已知的、汉代的最复杂的锦。包括咱们国家的特级文物,新疆和田地区一处古墓中发现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其上织有8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谢涛说。
谢涛赞叹,能够织出如此精美、五彩斑斓的锦,其中还有文字,可以想象当时的纺织工艺有多么复杂。“这是织出来的平纹锦,不是绣上去的。而且纺织时要分毫不差,因为但凡出一点错,这匹锦就全部报废了。”
寸锦寸金,诸葛亮曾用蜀锦筹备军资
蜀锦的精美绝伦,展示着古代成都纺织技术的一骑绝尘。成都,也因为蜀锦而芳名远播。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成都夷里桥南岸设锦官城,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
到了汉代,蜀锦的纺织工艺更是精美异常,其纹样特点为飞云流彩。
在文献记载中,随处可见对蜀锦的描述与赞美。
《全蜀艺文志》中说:“织纹锦绣,穷工极巧。”
《皇朝通鉴》载述:“蜀工富饶,丝帛所产,民制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
“到了后面的三国蜀汉时期,专门修了一个锦官城在府河边上,其目的是什么?就是专门来造锦。蜀锦是蜀汉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也成为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当年诸葛亮出兵打仗,全靠蜀锦筹集所有的军资。可以想象,蜀锦在当时来说,经济价值非常高。”谢涛说。
山谦之在《丹阳记》中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老官山汉墓漆器、织机
根据文献里的记载,能窥得当时蜀锦名噪一时的场景。
谢涛说,古代一位成熟的织工,一年最多能够织出一匹蜀锦,一匹相当于三尺余。用现在的长度计量单位来看,也就一米多。
这样想来,蜀锦之所以寸锦寸金,能够成为蜀汉重要的经济来源,的确是不无道理的。
当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展厅中,看到老官山汉墓出土的那部提花织机时,似乎能听见千年前,锦官城中“札扎弄机杼”的声音。
蜀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览无余。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雨心,宋浩征(实习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