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08中国青铜研究会年会暨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投资研讨会 课件 (三)

 

汤文明:(中国青铜研究会副秘书长   艺术品评论学者

 

 

 

课件

 

 

²   发言主题架构

²   前言

²   理性对待市场

²   慎重对待媒体

²   修身养息    大浪淘沙

²   市场趋势    精品为先

²   明年春拍时不发生意外,新的存量资金将会活跃。近三年的大循环调整期结束。

²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买家的构成

²   今天“江浙现象”是否依旧

²   京津市场、北方矿业艺术品投资在调整中融合。

²   金融危机与新南沿海艺术品市场的启示与建立。

²   艺术品市场对金融市场延迟反映所带来的意义。

²   2008年的多事之秋提前把市场带入调整期。

²   可比性的资金市场不会拖累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的唯一性和资金的流动趋利性)

²   关注北京08秋季拍卖结果,以及官方(文化部)所发布的相关信息,和北京几大收藏品市场的出摊率、交投率。

²   第三个新兴投资领域的艺术品市场,在这场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里,能否独善其身

²   新生代商界精英与艺术品市场的成熟磨合期(2003-2008  五年   2003-2013十年)。

²   关于拍卖公司 (整合不可避免)

²   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美术馆趋势(国有、企业资金的优势进入)

²   浅论专家的意义

²   艺术品收藏美学体系的完善

²   金融危机后艺术品时代

²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要建立自己的思想。

²   市场风流,该出手时就出手。

²   艺术品收藏人生需要对历史的学习研究。

²   资本市场与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和收藏。

²   艺术品的享受与艺术品投资的趋利。

²   谁还会继续加入中国艺术品市场?

²   金融体系中的投资法引入与借鉴。

²   金融危机后时代对拍卖公司的整合。

 

――――――――――――――――――――――――

 

 

²         理性对待市场

²    

²   目前金融危机最悲观的情况已经到顶,未来造成很大下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仍不确定是不是底部。艺术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调整。

²   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可以确定筑构完成底部特征。

²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1998年、2001年、2003年,波动指数曾经达到40多的历史最高水平,那是因为那三年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但艺术品的增值幅度上升依然强劲。

²   今年秋拍正在进行时,对各大拍卖公司和很多收藏家来说,可说是最为观望和理性对待的日子,整个大环境的景气被舆论描述的似乎跌到了谷底,在这样的特殊的环境里,盛世青铜网年会汇集艺术品领域专家集聚一堂,有必要进行理性的复分析,及时引导正确的思维来应对当前的错综复杂的艺术品投资环境。

²   资金流

²   现金为王

²   个人认为明年的艺术市场将会景气复苏:

²   有必要在这次年会上研究和思考这一主体

²   有必要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充满信心。

²   有必要认识到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时所显现的大国风范和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文化底蕴的强势基础。

 

 

²   2008艺术品大环境

²   年初雪灾

²   年中震灾

²   奥运会禁止进京流通

²   年底金融危机

²   加之2007年已经开始的书画市场、当代艺术市场的先前调整,都已提前消化市场不良泡沫。

²   国际市场并没有中国古代艺术精品降价抛售。

²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5000万收藏大军,涉及到古代艺术品收藏的人数目前仍以每年5%-10%的速度在发展。

 

 

 

²   正在进行中的拍卖观感:

²   拍卖市场没有大精品出现,拍卖规模缩小。

²   艺术品估价开始向市场靠拢。

²   中低端拍品市场没有出现估价深度调低,出货趋势不强。

²   钱币、铜镜、文房继续看好。

²   当代艺术开始缩量。

²   流拍不等于贬值。

²   艺术品面临套现的压力和动力:

²   有藏家对目前的经济情况有所顾虑,可是也有一些藏家,他们在市场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即是收藏者又是投资人,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希望将他们持有的艺术品,通过拍卖进行套现,以缓解面临的经济压力。

²   危机使得艺术品市场中一些有限资金被牵制,一些经营不善的拍卖行就会面临资金运转困难。但是,这几年出现了那么多拍卖公司,品质参差不齐,借着金融海啸的契机,将拍卖业的很多问题严肃地提到日程,这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²   危机与机会并存:

²   部分投资者的资金都被股市、楼市套牢,很难再有能力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在金融危机探底后,流动资金将大量 充入市场。

²   危机中是藏家和投资者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契机。 现在股票、房产都贬值了,唯有好的艺术珍品价格不会缩水。而往往在经济危机时,一些藏家需要资金套现,艺术品价格就存在一定的商量空间。捡漏的空间就会存在。

 

 

 

 

 

²   中国古代艺术品趋好:

²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影响和冲击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一些不可预测的现象还会发生,在市场短期内看不透的情况下,在艺术品价格处于相对的停滞或低谷,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许是捡漏的好机会。特别是青铜器、古代书画、古代官窑瓷器、明清家具、古代玉器、古代造像等精品应该是艺术品投资者的首选。

²   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²   艺术品市场借助这次金融危机重新洗牌,也是对收藏家的考验和艺术鉴赏力逐渐提升,精品至上的过程。

²   不管国内、香港、台湾或周边国家,收藏家大多是事业成功人士,相对来讲,这些专业的收藏队伍比较健康和稳定,由于发展较早,收藏理念也比较成熟,不以投机为目的,不在乎金融市场下滑,买自己喜欢,买自己合适的藏品是一个大趋势。这也是艺术品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

²   精品意识当先:

²   要注重艺术品的珍贵性、稀有性,这样的艺术珍品还是能拍出好价格,随着收藏家鉴赏水平的提高,普通意义上的藏品则受到冷遇。强者恒强。

²   只要精品继续稳定上升,普品也不会跌到哪里去,毕竟市场存在一个价格比和初级市场。

²   真正的收藏家并不多,艺术市场的火爆,主要是一些民营资本在投资,而这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将会抑制了一部分投资欲望,市场需要精品意识。

²   大家对这个市场还是要充满信心

²   可以明显感受到整个国际艺术市场正在观望,买家和藏家对市场的信心经历考验,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来源清楚的精品,屡创高价,这已经成为拍卖市场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收藏家们宁可花大钱买好的、对的作品,也不愿意低价买次级品,这种以质精量希的收藏概念,才是决定艺术品高投资报酬率的要件。

²   经济景气:

²   我们也看到了新的藏家在近几年快速的加入;更重要的是,不少藏家开始进入国外艺术品收藏圈,未来整个亚洲艺术市场的潜力,不可小觑。市场还可能再掀起许多意外与高潮。

²   不论经济景气的好与坏,艺术品的市场与价值,似乎已渐渐往金字塔顶端发展,变成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参与,少数人才具备其涵养的领域。

²   关注各地古玩行生存状况:

²   随着民间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古玩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一种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级以上城市都陆续建起文物交易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济南、成都等地的古玩业尤为红火。北京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在全国文物收藏、交易活动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次的金融危机需要我们关注这些古玩行能否抵抗不利影响。

²   历年年度增长:

²   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也在近年形成了。艺术品投资与金融股票、房地产,并列属于世界三大投资领域。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未来利润增长空间巨大。2003年全球中国艺术品成交额超过50亿元,据2007年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拍卖公司4000多家,其中有800多家拍卖过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达156亿元,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总成交额达到了236.9亿元人民币。

²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已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

²   2007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不到300亿元人民币,这对金融市场来说小得微不足道。在金融市场,一个亿不算什么,但在艺术品市场就是大买家,甚至可以推动某个品种的价格。另外,相对于买股票的心情,艺术品市场买家心态要中和很多,前者唯一目标就是赚钱,而后者首先要喜欢。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宏观的不利因素会对艺术品市场有所影响,但微观可能刺激艺术市场参与者的理性。

作者:js20268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