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粗口与艺术
文/王春辰
北京各个艺术区的火热有目共睹,而人们对于当下情景中的艺术也是意见纷呈。比如,为什么现代的艺术是这样、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变成了什么、艺术作品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人们看待艺术和艺术家的眼神为什么那个、“当代艺术”一词为什么变成了护身符而现在又变得含糊不清、负面指向多多、艺术该怎么办,等等,都是人们牵肠挂肚的话题,也许是茶余饭后,也许是一本正经,也许是各有目的。在表达这些意见、情绪、甚或愤怒时,人们便时不时地来一句粗口的话,Tamade。愤怒至极者,可能更激烈。这是发生在日常人们言语中的行为,但如果表现为实体、成为一种东西时,它的表达可能就不是像说一句粗口那么简单了。
比如,北京通县滨河小区居住了一批艺术家,这里曾经居住过很大今天广为人知的一些艺术家,今天还继续住着那些怀着梦想的艺术家等等。今年的金秋时节,这些滨河小区的艺术家举办了一个开放展,展示一些他们的作品和创造状态,这也是现在艺术展示的一种常规做法。今年不同的是,他们在号称“滨河艺术区”这个地方的二层楼顶上安置了一个标记,见图。左侧图是平时的楼顶标志,而右侧是为了做这个开放展,由艺术家陈卫群放上去的,来检测一下艺术与人们的心理对应关系。其实,不注意人们以为是什么弯弯绕的外语,但是对它的识别不需要理论,只要直觉。果然,一个路过的小学生看到了,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楼顶上的汉语拼音是骂人话。又果然,
作者:王春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