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搜索: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搜索: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文/蒋文博

 

搜索是与隐藏有关。假如世上所有事物清晰如明镜般在你的心底,毫发不乱,我想你也用不着“搜索”这个概念和行为。而实际上,世上万物在哲学假设上都自在自为地存在着,它们并不想也不能隐藏自己,那么,需要寻问的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隐藏”?

在艺术史的叙述文本中,我们发现“隐藏”的现象处处皆是。艺术史写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现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这些作品的“意义”。因为这两者都是藏而不露的,所以,人们就给阐述留下了充足的理由。在不同形式的阐述体系中,艺术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或线索先后被发现,并逐渐成为体例完备、法度森严的艺术史。而后来者因为与前辈艺术家隔着“时间”这堵高墙,大多便不假思索地沿着文本去虚构当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似乎也在积极主动地去“搜索”,实际上更多地却疏离了艺术的原初,只与虚拟艺术的文字发生了关联。

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只有看原作才能体悟艺术精神?当然不是。正如第一段所言,搜索源于“隐藏”,而隐藏并不是艺术品造成的后果,它来自于人的内在的需求境界。因为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而言,不管你如何隐居,终究无法逃离社会文化的框架。就算元四家等以“隐逸”为标榜的文人画家,其艺术产生意义的背景还是社会文化。若真的把社会文化这个背景去除,他们的艺术将成为无人能识的天书。早期维特根斯坦说,我们研究能言说的部分,对于不能言说的部分,我们只能保持沉默。什么是不能言说的部分——我的理解就是意义生成的背景。

这种背景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说任何言语,人们都会用逻辑去理解它。否则,交流就会陷入无穷无尽地误读和不可理喻之中,人与人的交流都会消亡。“逻辑”需要随时随地去深究吗?当然不会。否则,你在日常生活中去买一把青菜,就需要花费无穷无尽的时间与菜农探讨每一个词语的含义,然后又要花同样多的时间探讨解释词语含义的词语的含义……同样,理解艺术品的意义同样存在逻辑的假设,只是人们并不去循环论述,而选择了沉默。

从“民主”的假定上说,人人都有欣赏、理解和批判艺术品的权利,但我仍然愿意认为:艺术修养并不仅仅只是指对艺术知识的掌握的多寡而言的,更重要的应该是要求人们对“艺术”进行整体把握。如第三段提到的,艺术家的工作要产生意义,无论如何都要与世界现实、社会文化发生关联,因此,对“艺术”的整体把握就要理解艺术与人类的关系何在。我曾援引过法国人类学家莫斯的“礼物”理论来说明这一点。礼物虽然成本低廉,但对于特定关系的人来说,其意义却重如泰山。艺术品显然如此。脱离了社会文化关系,孤立地去理解艺术的意义,其意义难免会像其成本一样低廉。

如果这样说也能成立的话,那么,搜索的价值会变得可有可无。东方禅学有讲究“顿悟”,彻底开悟以后,万物与我一体,便也没有隐藏之说,意义自然呈现。表面上看,现代信息技术让“搜索”借助各种搜索引擎在数毫秒之内即可实现,同时,各种艺术经纪人、艺术品投资人以及艺术家的“星探”们,也让全球范围的“艺术大搜索”随时上演。可是,这些对于理解艺术的意义并不具有决定的作用。当然,我并不企图贬低上述工作的重要性,在这里只是提醒人们尤其是自己注意:意义因背景而无处不在,而“搜索”只是艺术存在的一种方式而已。

2009-1-7札记

作者:蒋文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