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父亲的遗著(三)


       虹庐受学札记(六十年代发表于香港《艺林丛刊》)



                                         段无染 遗著




元黄公望以草篆写树石,赵孟頫石如非白木如籀,是以书之关纽透入於画余曾得先生水墨山水巨帧,题曰“松谿亭子”。峭岩上倒垂苍松二株,势如虬龙,下为坡陀一茅亭。六十以前在沪编辑神州国光集时作。全以中锋写之,行笔如作狂草,飞舞龙蛇,於此可悟古人笔法。

先生云:“山水画中点苔为远望之树石,然有时用以辅助线之不足,南宋人喜作疏苔细草,用破轮廓界线,以醒眉目。”

    先生游历时写景,多以定制之小张图画纸,以钢笔速写,游历归后,即移写於裱成之大册页之上,全以水墨为之,余每假以临摹,请先生改正。

    先生作画谓练习腕力要勤,不可脱功夫。故先生於晨起,或勾写记游画稿於裱成之素叶上,或对临古画,以粗麻纸勾勒留稿,寒暑无间。有时以朱色或赭色,於白纸上勾线八行作信简用,云画直线练腕力最好。先生尝与友人书云:“每日趁早晨用粗麻纸练习笔力作草书,以求舒和之致,运之画中,已二十年,未间断之,但成篇幅完毕者甚罕。”先生虽高年,其作画尚勤力求实如此。

先生勾画稿喜用粗麻纸。云粗麻纸近似元人所用之棉纸,宜为湿笔,使能发挥墨之功能,得淋漓之致,惟嫌纸质略粗耳。

勾勒为古法。先生云:“此二字后之学者多不解。譬作形,上半圜谓之勾,下半圜谓之勒。如书法之横与直,勒与横同,而勾与直同。方薰尝云:叠石分山,在周边一笔,谓之勾勒。此是笼统言之。”


 

作者:段守虹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