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晚报》报道,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预计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19日下午,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在京联合发布2010年《商业蓝皮书》,记者从中了解到上述信息。蓝皮书还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国外富裕消费群年轻,八成在45岁以下。专家认为,我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这一点是不利的。此外,多半富二代过着奢华的生活,这使高端消费群体的年龄被整体拉低。
奢侈品消费额首超美国
《商业蓝皮书》指出,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介绍,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
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
蓝皮书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奢侈品销售明显放缓。著名咨询公司贝恩估计,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滑约8%,为2300亿美元。
具体说,欧洲、日本及美国的销售额分别下滑8%、10%及16%。中国的销售额增幅则达12%。
金融危机没影响中国奢侈品消费
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对中国奢侈品销售带来的冲击较为轻微。这是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猛增的核心原因。
消费社会学领域研究专家、北工大社会学系副教授赵卫华指出,中国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中国人口基数大,富人群体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和日本相比,与人口基数有一定关系。
赵卫华表示,我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说明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穷的,这也说明我国贫富差距非常大。一方面是顶级消费的富人,另一方面是工人、农民等中下阶层。
赵卫华说,在大多数人还很穷的情况下,过度消费会给人带来示范效应,使得整个社会消费欲望膨胀,使得人人都想要这种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就不利于中下阶层的人士。
对品牌认知少,炫耀性消费较明显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国外富裕消费群年轻。麦肯锡2008年的报告指出,大约80%的中国富裕消费人士在45岁以下,而在美国及日本,该比例则分别为30%及19%。
另外,“80后”消费群也值得关注,他们包括一些富二代的消费者及年轻企业家,对奢侈品的认知程度和消费力较高。
中国的富裕消费者比较信任国外奢侈品品牌,不过由于他们一般对奢侈品品牌的历史等认知较少,炫耀性消费仍较明显。一些被大众所认知的奢侈品品牌和标志较突出的商品,在中国市场较受欢迎。
赵卫华指出,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先富起来的人可以进行高消费,这不仅在中国,在欧洲早期也是如此。
她说,在一个社会变化时期,炫耀性消费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富二代高消费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消费无可非议。
她表示,高消费并不是问题,而重要的是这个先富起来的阶层应怎样对待财富、对待他人和社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她还建议,资源是有限的,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反对浪费性消费。
作者:创新画室博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