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野翔答《扬州日报》记者问

记者:请问王野翔先生,纵观几年百家金陵,它与全国美展的选择评判标准及艺术取向是不是一致?百家金陵有没有它着重强调和引导的艺术创作观念?

王野翔:百家金陵画展初创阶段打出的旗帜是“现实主义”,而全国美展强调的是“中国气派”。我的感觉是两者提法虽有不同,但本质上对作品的评判标准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倡导符合中国现阶段从政府到公众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审美样式,鼓励贴近生活,鼓励健康的趣味,鼓励辛勤地耕耘,鼓励适度地创新。我想,作为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举办的展览,这样的定位无可指责。


记者:从重大主题创作,到全国重要的展览,不难看出现实主义是当今中国画创作的一种潮流,或者说是对画家创作的一个导向和要求。我发现,有人片面将现实主义理解成了写实。请问您对现实主义是怎样的理解?

王野翔:用“现实主义”描述当今中国画的创作,有理论家提出过质疑,“现实主义”最早是西方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流派,是用写实的手法揭露社会问题,以批判现实的态度进行的创作,随着后来的发展,各种名目的流派被冠之以xxx现实主义,其含义不断拓展的同时,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今天的绘画,具备批判现实精神的作品并不多见,百家金陵画展中这类作品更是闻所未闻。用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被当作“现实主义”与先前的定义被模糊大概不无关系吧?

记者:从您参展及获奖的经验看,当今艺术创作更看中的是画家表现的技法和能力?还是对生活与社会关注的程度与热情?或者是对时代与自然的思考?抑或是个性的追求与展示

王野翔:根据我的经验,当今许多全国展览的评选和评奖是不会把这些方方面面割裂开来的,而是要进行综合考虑打分的。

记者:您能谈谈您获奖作品或者您觉得重要作品的创作意图及表现过程的一些体会吗?在这些创作中,您觉得您收获了什么经验?还有什么有待突破的地方?

王野翔:我觉得作品获奖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既能说明一些问题,也不应看得太重。我的作品《岁月如梭》画的是一个放牧中捻线的新疆妇女,这个人物是在新疆采风时碰到的,当时只是觉得她既很勤劳朴实又很有个性特征,从不同角度拍了不少照片,回来勾了几张草图,比较起来,觉得用三联画的形式画她的三个不同角度,最能够强化我的感受,画面采用比较概括的手法,舍弃了一些细节,使得外形特征比较鲜明。这件作品在首届百家金陵画展中获了金奖,当时觉得有些意外。如果要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所有好的作品(不一定都是获奖作品)的共性特征:一是要有真切的生活感受,二是在绘画形式上要有一定新意,三是具有相对完备的表现技巧,人物形象要刻画到位。此外,画面给人的感受要明快而富于张力,晦暗和纤弱的作品是不会有感染力量的。谈到需要突破的地方,我是这样看的:作为画院的画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是其肩负的最重要使命,参加国家举办的画展与创造经典作品的目标本来应是并行不悖的,但现实中由于各级文化部门的考绩需要,频繁的展览节奏使得画家总是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之下,画家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没有更多的时间反复打磨自己的作品,要想有经典作品的产生肯定是不现实的。对我而言,逐步减少参展的数量,花更多的时间潜下心来研究完善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显得尤为迫切。

 

记者:您觉得扬州画家(指在扬州的)距离这样的展览有多大的距离?哪些方面是产生距离的原因?

王野翔:前面提到,画院画家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经典,展览不是唯一目标,齐白石如果活在今天,作品也有可能会落选的,扬州画家有他们各自的优势,只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一定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的。

 

作者:王野翔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