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辛丑7月甘南写生一一苏国强

写实其实不是西画的专利,中国五代两宋绘画把中国画的写实画法就发展到极致。宋代之后,文人画新起,其审美强调写意性,随意性,抒情性与率性表达,而绘画中精微的写实性绘画,往往被文人视为匠人的绘画特征。于是写实性绘画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

       最近,我在思考中国没骨人物画如何画出既写实,又能保持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即平面性与线性的作品。在中国没骨画发展的最初阶段,五代时期没骨画实际非常写实,我们现在强调没骨画的写实性实际是对中国传统没骨画的继承。至于发展,首先应该是对五代两宋时期写实没骨的继承。清代之后的没骨画,实际是在继承清代恽寿平没骨花鸟画技法基础上发展的,当代没骨画也是如此。那么,如何继承与发展当代写实没骨画,有非常大的难度,特别是没骨人物画。没骨花鸟还有一个恽寿平可以继承与参照,而没骨人物没有具体直接学习与研究的经典范例,需要新的探索。当然,当代写实没骨人物画的发展与古人相比,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对西方素描与色彩的学习,对没骨的写实性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种方法,需甚用,稍不留神,就画成用中国画材料画成的西洋画。我一直赞同潘天寿先生提出中西方绘画保持距离,特别是当代全球信息化,越发会突显中国名族文化独立性的珍贵与价值。那么,当代写实没骨人物画中的“写实”,显然不是西画中立体的、光影的、注重科学的写实,而是对人物神韵的写实,是对人物客观与内在精神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即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气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理解)。当代写实没骨人物的名族性,既要写实又要突显中国画的平面性与线性,也就是说既要立体、空间,又要平面与线性。所以,难度很大,特别是度的拿捏,但值得我们努力探索。
2021年7月24日于兰州中川机场


苏国强,1978年,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笔名流原。2001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吴山明先生。201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陈少梅艺术研究会理事、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主编策划图书
  《中国绘画史图鉴》(9卷)、《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4卷)、《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论文集》(7卷)、《国宝档案》、《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25卷)《中国历代精品梅兰竹菊》、《历代经典绘画解析》(9卷)、《画室必备·中国画技法图典》等大型图书。
出版专著
《中国画理论研究—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研究》(获2019年中国国家出版基金支持项目)、《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清代恽寿平》、《新院体水墨·苏国强》、《中国当代水墨名家个案研究·苏国强水墨艺术》等个人专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