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贾又福:我的绘画创作重在精神和形式语言(附《暖悦曦辉》长卷)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1 精神和形式语言的突破

我的绘画创作概括地说主要是在精神和形式语言两方面不遗余力地探索,并竭尽所能力争有所突破。

一、精神方面:

1.突破可游可居、树、石、屋宇、舟车、瀑布一应俱全的物质景观。确立 “以石观化”、大化的意识,确立山水观、无尽观、精神景观。

2.突破清雅把玩的文人习俗,即“逸气格辙”。

3.突破诗画一体的抒情的一般情韵,上升到人文哲思、寓情感于哲学的层面。

4.突破地域性,确立超越意识,从走入太行到走出太行。

5.突破偏执民族性,确立世界共鸣的东西方交融的宇宙意识。这不是指东西方接轨,可以交融、互相吸收,互相认同,互相渗化,但不是接轨(关于接轨暂不多谈)。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二、形式语言方面:

1.突破全景式的山水。全景式的就是迂回曲折,上留天、下留地的最通用的形式。用横断式,没天没地式,向外八方放射、向内八方凝聚、横平竖直式,上下遮幅式,平行再现式,内聚一点爆发式等。这些形式皆化传统的大忌成为可能。

2.反白为黑,黑白一义。这点许多青年人都已经接受了。

3.雕巨石创皴法,自创铸铁皴、飞沙皴等等。皴法的创立是门派创立的一个突出特征。

4.造型的意象把握与稳准狠的坚实的造型能力,比古人有更好的发展条件。造型跟不上,想达到某种目的,是不可行的。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比如古人的山水画较重视轮廓的变化,而我们现在的山水画除此之外更重视内部结构的充实与具体变化,注重大的体积、大的转折,尤其是面对观众从画纸向画外迎面凸现出来的体积,这种雕塑感,这种力量是很大的,这是我的山水画追求同古人很大的差别。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它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古人所表现的意趣(情景交融、诗意等)是在浮雕式的平面中扩展,相对注重轮廓的形,而轮廓内部的东西则显得弱。而现代山水画除重轮廓外,特别重视其内部的塑造和结构,这样她所包含的力量就大了,我们留心就很容易发现她的不同。

我的画追求一种冲击力和凝聚力,有一种迎面扑来的冲劲,她同古人的抒情不同,没有小桥流水的意趣,这是我的探寻,是我对艺术的追求。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2 特别的云

我在云的处理上,注重千变万化,跟古人不一样,把那种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的东西和区别给以抹杀、降低、倒置、变化,把云当作潮一样、山一样,云就不仅仅是云了,是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高的艺术主要是精神的寄托,精神是无限制的,是长远的,精神跟感受、感情不一样,精神是上升到一种美的高度、真的高度、智慧的高度的一种复合的东西。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一个民族的精神,集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智慧,这种民族精神并不是每个人感情的叠加。比如一个集体,集体中所有人的情感加起来,并不等于集体的精神,她不升华,就不成其为精神。感情人皆有之,精神不一定有。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的高度。高度靠什么,靠智慧、靠文化的修养、积淀。比如把初升的太阳比作鸡蛋黄,比喻倒是挺形象,但它局限在物质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3 注重光的运用

现代山水画不能不研究光。我的有些创作,主要是表现光的,这种表现主要来自生活的积累,来自大自然的启发。如在大片的阴影中,光集中于一点,这是很有魅力的。有节奏的细腻的颤动的微光,富于巧妙变化的明暗交接线,这都是光,彼此和谐,好像融化在天空当中,流淌着黑与白交响的音乐。这是光的魅力,光的神秘感。光亦有不同,不都像十点钟的太阳那么明亮,有时一点微光,几秒钟就过去了。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孔子的“逝者如斯”是说流水,而实际指时光,光阴如流水嘛!画出几秒钟就要过去的光,让人珍惜光阴,给人这种启发,那多好呀!我们在山里写生,经常有这种感觉,那一刻光线还照在速写本上,两秒钟这本子上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不是很好的感受、很好的题材吗?我有一张画就画的是这种感觉,一种“光阴如流水,逝者如斯”的感觉,脑子中充满了珍惜光阴的欲求。这就想画了,通过光的变化来启发人的智慧,启发人们对时光、对生命的思考。如果没有勾起你的联想,谁去注意这点光呀。也就是:天快黑了,没太阳了,看不见了,该收拾画具回去了。

4 注重力度和深度

现代山水画不能不研究力度和深度。表现大山的生命,挣扎和运动,由内往外鼓的感觉,很吓人的感觉,要表现巨大的力量,欲扩张的大团块,必须强调山体的强度、张力。要膨胀,不要收缩,要深度,不要肤浅,一定要特别注意向我们迎面顶过来的大凸起,比较而言,我对迎面顶过来的凸起的重视,要远远超过轮廓向宽广的伸展。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5 “浮雕感”与画的整体

李可染先生说“画要有浮雕感”,我理解就是指画的整体,不要弄得局部到处都深入,要整体,不要变化得太多、太碎。比如轮廓都是焦墨、黑墨,没什么变化,就像浮雕,如果轮廓老是转过去,这种太多变化就容易琐碎,浮雕感就是为了防止琐碎。如果不正确理解,追求真正的画面的浮雕感,那就麻烦了。我给学生讲课说:要立足于整体,不要立足于变化,立足于局部小打小闹就不行,要在整体管辖中求变化。

贾又福长卷《暖悦曦辉》局部

贾又福作品《暖悦曦辉》长卷赏

(温馨提示:请放手机横屏欣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