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傅文俊艺术作品《退场》系列

《历史的意味》节选,作者: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傅文俊的摄影《退场》系列作品,向观众展示了那些从“岗位”上退下来,已经废弃不用的机车、工厂等形象。“退场”的主题和作品的视觉效果都表明,作者是从一个现代之后的特定立场和视角,去呈现和表达现代工业文明这一对象的。这也就是说,傅文俊摄取的图像,以及对图像所进行的改造,不仅把仍然在场的工业文明给景观化、艺术化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把他们给历史化了。这意味着,对于作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这些机车、工厂在经历了漫长的使用之后,因老化或被更先进的设备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事实,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这些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对象所采取的文化、艺术和美学的立场与态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26dc55b15e3a04824cfc1756a50291c9.jpg

《退场——从何而来,从何而去》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cabe5b4d721ed0eb23db97f6a7d5ac1f.jpg

《退场——大隐》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f347aa4ebabd7f44345a0b4084ae06a1.jpg

《退场——国计民生》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b568116afb71a8e10db10674b2656170.jpg

《退场——脊梁》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城市的风景与挽歌》节选,作者:管郁达(艺术评论家)


闲置废弃的蒸汽机机车,炼钢厂令人生畏的巨大无比的车间、高炉和烟囱,如巨龙一般向远方不断延伸的铁轨,还有在新的造城运动中被夷为平地的工业废墟和老旧房屋……,等等这些并非自然的而是人类自己制造的“工业景观”或“工业风景”,正是傅文俊在他的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和对象。他在影像中叙述的那些关于城市的故事并非一种简单的未来主义者的乐观憧憬,相反,刻意做旧的技术处理和对破败之物的选择,还有晦暗压抑的色调,都使他的作品染上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的怀旧的挽歌情调,仿佛城市的落日与黄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2fb5a5c22632f70c003bc544f3a47b25.jpg

《退场——节奏》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d7353012f4b3621e83cdaffd5580a145.jpg

《退场——力量》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b3110b4d57f6788dae220c59656918ac.jpg

《退场——凝结于此》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6dd293e05207efccc4981d74568f4da0.jpg

《退场——情节》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退场与在场》节选,作者: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拆迁和工厂废弃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历史记忆的挽留,成为许多摄影家趋之若鹜的题材。问题不在于你拍下了多少纪实性的老照片,作为一个艺术家,关键在于你如何通过独特的摄影观念——摄制方法、技术处理及展示手段,从集体认知的审美惯性中摆脱出来,把个体的、具体的、真实的感受加以呈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只有从既成和既定的群体意识中退场,才能使个人的创造力突破惯性意识形态而真正出场。没有对意识形态操控的去蔽,审美自我的精神澄明是不可能在场的。当代艺术的创作活力来自面对问题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傅文俊通过纪实退隐的技术处理,努力形成自己重绘历史现场的艺术方法,其探索是富有成果也是富有启发性的。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技术性的形式化处理仍然有一个如何对待审美惯性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崇高与毁灭、美好与破坏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生存在矛盾的真实和真实的矛盾之中,不能因形式美化的习惯势力和权力要求而放弃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因此,对艺术现场而言,傅文俊作品的“退场”不过是以退为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7388d0d4ac006428d62e8eb6b15003d1.jpg

《退场——退色记忆》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c75b3569347efa2d28c41bb511d8e4d1.jpg

《退场——线型结构》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bd2af3f6b601d1b5065ddc937eb7a134.jpg

《退场——遗留》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2/bbb99b61263352a592e950ada202a35f.jpg

《退场——再次守望》傅文俊 数绘摄影 110x140cm 2008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