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年3月16日至3月31日,LATITUDE画廊推出展览“黄婷岚个展:柔软的盒子”。本次展览由画廊团队策展,呈现艺术家在过去2年疫情间辗转生活于马里兰和纽约两地的创作。展出作品包含纤维艺术、装置作品、综合材料雕塑等。同名Artsy线上展厅将持续到4月中旬。
在出生并成长的湖南乡下,黄婷岚建立了自己对女性身份最初的印象:家庭的照顾者、沉默的劳动者、以及被埋没的天才。展览标题中的“柔软”代表传统视角中女性的感性和温柔,而“盒子”则指向棱角分明的,坚固的封闭建筑空间。“柔软的盒子”是一对矛盾品质的结合,揭示出女性身份复杂的双面性——柔软而坚韧。
黄形容自己的创作手法是“涂鸦”。她试图用紧凑和复杂的创作来尝试反映自己脑海中的潜意识模式。黄的作品使用了多种纤维材料综合多种不同的手工艺手法,如缝纫、编织和戳绣等。作为艺术家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的目的并非向观众展出精心雕琢后的鸿篇巨制,而旨在引领观众者一起探索并走进创作的点滴过程,展现一个艺术家在宏大叙事前的草图,“涂鸦”,和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
自学了许多种工艺手法之余,黄总会发现自己的创作灵感回溯到从小陪伴长大的编织家居用品。在黄痴迷于从家中传承的编织工艺中再现亲密和熟悉感的同时,这一启发也使她在作品中引入一种新的材料:圆芦苇,一种黄家乡常见的用来编织的纤维。在综合材料作品中,黄还利用蜡、纸等各种类皮材料,她形容蜡的质感“像肉一样”。富有弹性却蕴含着力量的肉,正如同她作品中试图体现的“柔软”的感官品质。
而展览中的一组作品中,艺术家在稀疏纺织出的原色亚麻布上用戳绣的手法,将有着全然不同的质感的深色羊毛压实排列成规整的图案。动物和植物,松散和紧凑,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被艺术家通过戳这一看似暴力的手法结合起来。在重复的穿刺-填补的过程中,艺术家也完成了自己内心的宣泄。强烈鲜明的黑白对比最终呈现出八卦阵的视觉效果,和谐而又平衡。
艺术家描述这种整体的和谐状态是在“解事物的发展过程,然后换一种心态平静接受”的情况下达到的。在黄的其他作品中,她会在戳绣周围加上编织图样,她说道,“作为被大环境包裹住的一个人,我有很多情绪被禁锢无法释放。但是又要不断提醒自己顺其势而变,相比于戳绣这种手法,weaving会更为规整柔和, 就是顺着大结构走, 在结构内变化。”
本次展出的大多数作品都以艺术家曾经居住过的地址命名,每一个标题背后都有一个她曾经生活过的“家” 。“家” 是一个私密的,充满个人色彩的空间。透过展厅中的这些标题,我们得以窥见一角艺术家的私人生活:如游牧民族般不断移动、变化和重建。在黄的心中,艺术家的身份就意味着永不停歇。不同于代表尘封的过去的其他作品,Room V-Somewhere in Brooklyn Apt xx 通往黄先居所的敞开的门户。在整个展览中,冰箱的内容将不断变化。每一次打开冰箱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都是艺术家在当下的面貌,这是艺术家基于时间而非空间角度的策展实验。
关于艺术家
黄婷岚(Tinglan Huang)是实践于纽约的综合材料雕塑家, 2020年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雕塑系,201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动画系。出生并成长在湖南,黄婷岚在求学的道路上却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之间,越来越远离家乡。为了反映自己在跨文化背景的矛盾中生出的复杂的自我认知,她在创作中实验各种不同的材料。在此次展览中,黄婷岚用雕塑的技巧来探索多种媒介,以纺织品和纤维材料为主,在这些材料的交错中寻求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创作模式。
关于LATITUDE
坐落于纽约的LATITUDE画廊与2020年由旅美艺术家周诗卉女士创立。画廊旨在促进亚洲移民艺术社区,代表和支持中外当代年轻艺术家,呈现多种多样的先锋艺术作品。2021年,LATITUDE画廊从布鲁克林威廉斯堡搬到了曼哈顿历史悠久的中国城。自首次亮相以来,LATITUDE画廊举办了各种个展和群展,并组织了一系列多样化的项目,例如公开征稿、实验电影放映、艺术家讲座、艺术沙龙、研讨会和在线展示等。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积极的实验艺术社区,激发深度讨论,并吸引多样的年轻艺术家,观众与藏家,并为我们的艺术家在实践中提供 "latitude"。我们作为独立画廊和艺术平台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具有长远影响的推广机会和进入艺术市场的渠道。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