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缘皇帝的溥心畬,为何称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文/蓝鸽

提起溥仪大家都清楚,他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但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皇室最早商量立储人为溥心畬,也就是溥仪的堂兄,后来的“溥二爷”。溥心畬在无缘皇帝后,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其画作为何称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2022年春,中国嘉德举办的“瓢笠之志——溥心畬的淡宕明净”书画展将给你带来答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23f690fa1b30bb69ab2286e7e4e49378.jpg

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


溥心畬生日原因,无缘继承皇位

溥心畬为清恭亲王奕䜣之孙。天资聪慧,9岁能诗,12岁能文,被誉为“皇清神童”,前途可谓正大光明。只可叹因为生日的原因,一生的命运从此被改变。

原来溥心畬出生于光绪丙申(1896)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但这一天却是咸丰皇帝的祭辰日,所以祖父恭亲王奕訢就只得将溥心畬生日改为七月二十四日。

就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薨前一日,因无子嗣,遂在皇族宗亲子弟中甄选皇帝。十三岁的溥心畬也奉旨入宫侯选。当时军机大臣们因国运衰落,建议应选年龄稍大者继承皇位,意指溥心畬大。慈禧太后听后大怒。或因恭亲王与道光和慈禧之间的个人恩怨,或是溥心畬生日的原因,最终其堂弟、醇亲王奕譞之孙三岁的溥仪被选为宣统皇帝。

历史就是如此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偶然性和残酷性。无缘皇位的溥心畬在皇亲贵族中只有“溥二爷”的称谓了。

溥心畬尽管没有登上帝位,但他仍然没有逃脱被历史巨流裹挟冲刷的命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权岌岌可危。之后,大清就亡了。15岁的溥心畬和弟弟溥僡跟着生母项夫人在二旗村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迁到了西山的戒坛寺。


“溥二爷”的书画之路

溥心畬4岁学习书法,7岁学作诗。8岁那年,他在慈禧太后寿诞之日,献上一副五言祝寿联,联句文雅得体,用典妥帖,深得太后欢心,此后“本朝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溥心畬避居戒坛寺后,以收集诗书字画消磨岁月,自号“西山逸士”,过着“乐志琴书,心怀遐举,与世无竞,与人无争”的生活。戒坛寺四周遍植松树,喜好书法的文艺青年溥心畬就拿起画笔描摹这些松树的形态,结果却画得颇为零乱,于是他找出所藏唐宋元明的古画揣摩比较,有时临摹一阵,然后再重新对树写生。

之后,溥心畬从京西马鞍山贵胄法政学堂考入德国柏林大学,回国结婚后又再赴德国柏林研究院深造,20出头成为天文学及生物学二个博士。这期间,他书法学王羲之、米芾,画画从“芥子园”入手,然后学清代四王,学五代董巨,深受宋代马远、夏圭的影响。

对于书画,溥心畬属于“无师自学”型的人才。学画过程不是来自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也不是在画院里接受专业的训练。他依靠的是用眼睛去看,既观赏外在的自然风景与生活环境,因此,他的习画过程决定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1925年,溥心畬和几位宗室书画家,创立了“松风画会”。但他并不常参加集会,不过,只要他一到,气氛立刻不同。无论分析绘画,叙述士林掌故,乃至弹古琴、奏三弦,无不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一举成为与张大千齐名的大画家,还被称“南张北溥”,而这一说法,却遭张大千反对,张大千自叹不如溥心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faebf321cffdcd1b2410c5f4148e5fd8.jpg

溥心畬 不作稻梁谋


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1949年5月左右,溥心畬携家人去了上海。不久,就又去了台北定居。在台湾,他除了写字绘画,还到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艺术系授课,同时也收徒教授书画。1955年至1956年期间,溥心畬应邀到日本东京讲学。

像当年赴台的许多人一样,溥心畬认为不久即可重返故园,无奈岁月蹉跎,北归无望。悲秋、思乡、怀人,成了溥心畬固定不变的情绪周期。随着年岁日增,他的书画文学中越来越多留有念旧忆往的色彩。故妻、故友、早年的弟子,时时在念;故乡、故园乃至江南旧游之地,都成了他一再描绘的题材。

溥心畬,末代王孙身份决定了其一生都在矛盾与冲突中翻转,因此,“他需要借助画作来抒发心性,塑造一个安身立命的空间。”如此再看溥心畬对于传统笔墨的坚守,就不再是一种迂阔腐儒的偏执,而是一种遗民孤高情绪的展露。

溥心畬其实并不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或许更适合于魏晋六朝、北宋和晚明的那些时代,他是误入了这个纷扰不堪的红尘俗世,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很孤独。

他的学生刘国松曾经说过:“可惜他是生不逢时,如果早生个三五百年,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清代以降,文人画已渐趋没落,溥先生再高的才华,只手已挽救不了文人画的颓势,难怪有人要称他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了”。1963年11月,溥心畬在台湾病逝,享年68岁。“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遂成绝响。

编完此稿小编认为,溥心畬是一个稍显黯淡的名字——而事实上,这个名字以其书画自有其难以遮蔽的光芒。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登上皇位的是溥心畬,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你对此有何评价,请在文后留言。


溥心畬作品欣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018fffd557f9843421ecc8e7f890141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2d30752dcca87697f7f84d08d0761c7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27e259dcdcb428b97abc987a0b6ae478.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