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石头上的“牧归图”也是如此的悠闲。
在雕刻师以薄意法创作的“牧归图”中,崎岖的乡野小路上,背着蓑衣的牧童日落而归,时而拉扯着牵牛的缰绳,时而侧坐在牛背上,画面恬淡安然。
倘若牧童行至水边,就会遇见奔涌而来的春水。
但在石头中,春江水暖常常不见水波荡漾,唯有空白处的几只小鸭子,提示着此处应有潋滟波光。
鸭子们有的双翅扑棱,有的曲项向天,欢快自在,生机盎然,鸭掌轻轻拨开清波,那看不见的春水仿佛就这样流淌入观石人的心中。
福建东南2017秋季拍卖
坚结耐久的石头所刻的山,与现实的山同样恒久地伫立,可以寄托思念,抵挡世事无常。
在山水石雕作品中,人望山,山也望着人。山中人以不同的姿态看山、游山、弹琴……
寂寂的山仿佛知道他们的心事,温柔地将其包围,人也将所思所念,寄托在片山林之中。
陈武作 芙蓉石山子扁章
骑牛放歌,春水东流,杨柳依依,故人同欢笑……
石头里的这些清朗之景与深沉的念想,不会因时节、岁月而消逝,在时间的荒野里,可以长久地保存,以供回忆与纪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