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人精神与美学是文人画本源

  广东美术界争论文人画,我即刻想到陈永锵的一番话。

  陈永锵在媒体上用大大的标题说:“‘伪文人画家’指点江山尤为可悲”。说得好,我深感认同。古时的文人画是高级别的,是做了文人之后再画画。而做文人是不容易的,需饱读圣贤书然后功成。

  现在的伪文人很喜欢冒认是文人画家,其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学识渊博,懂诗书画印,有胸中逸气,有傲骨、风度与清高,实质上是为了利欲熏心的资本市场炒作。因此,争论与复兴文人画,要探讨其中的美学。另外,一些社会现象需要文人美学来观照。现在很多新一代的男性喜欢搽浓香水、涂啫喱唇膏,作古怪打扮,喜欢那种柔情似水的中性明星,喜欢小沈阳,并且“伪娘”走红网络及电视。相反就是现在非常缺乏古代文人的那种刚阳之美,那种男子汉大丈夫敢为天下担当的士气。

  还严重缺乏以前那种齐家治国平天下,仗剑天涯青山斜,指点江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独怆然而泪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种价值观。那种骨气,那种侠气,那种风度,那种担当,都应该包含在陈永锵论述文人画说到的“中国精神”中。针对这些优良传统,着眼点应是中国文人的美学,及一些文人代表。从清代往上溯有:明清时期顾炎武、郑板桥,关汉卿,宋朝苏轼,唐朝李白、杜甫、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魏晋文人有竹林七贤和陶渊明,从魏晋再往上溯有汉朝贾谊,再到先秦的屈原、伍举、庄子等等数不胜数。既然文人画起源于文人,那么,上面这些文人的精神与美学应该是文人画的本源,也应该是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提问与批评。

作者:陈健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