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魏广君总给我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有时我甚至觉得他独坐沉思的样子,他孤独地看着这个世界的眼神,他不断发散着的思惟,让人捉摸不透——他怎么就这样一路又写又篆又画了起来?而且不干则已,一干而令人侧目?
去过他的书房,四壁图书压得透不过气。而他硬是坐拥其间,漫步其中几十年,无论寒暑易节,无论风云如何变换,他始终孤独地坐在那儿。与《论语》对话?与《四书》触膝?与《四书》、与八大山人交流些什么?抟庐知道,外人难知所以然也。
看过他不同时期的画作,无论花鸟抑或山水,画面上充溢着饱满的情愫,幽幽的情绪化合成墨与线,那是真情实感的宣泄,那是一个文人内心世界的张扬。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没有感情地精雕只是技法的展示,那不叫艺术,充其量算个工艺品。
读过他不少的画论点评,其文风颇有些怪,初看费劲,细看老到。记人说事,浑然意识流,然句句中的,不落俗套。一篇驳康有为书潇潇洒洒上万言,自康有为以来尚无一人。一篇写画大家李世南的短文,笔尖上带感情,业内人阅后大呼: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
把玩过他的刻印,其刀痕中透出泱泱汉风,线条中散着文人气息。曾亲眼见其凑刀,握石把刀,爽爽然兮畅快淋漓,嘎嘎然兮银瓶乍破。全然如庖丁解牛也。
试品读广君的人生,甚觉此人颇难论定行踪。他一生注定与文艺有关。其父文采极佳,故广君少小时即酷爱书法和读书。工作后业余时间长夜读书作字,后创景文轩画廊,经营艺文事宜,颇有建树。其间临摹古今中外大师画集,眼追心摩,奠写了其深厚的文风画理。第二届墨海弄潮展即脱颖而出。其后便固执地踏入艺术不归之路。就这样一路读读读,写写写,刻刻刻,画画画,遭过不少人的斜眼,吃过不少过于率真的苦,同时也交了不少圈内外的知己好友。困顿、激昂,沉默、爆发、再沉默、再爆发。而每一次的精进猛歌无不促其文画再上层楼,这样的人生,我喜欢。
透过其题画诗似乎可知其胸有成竹。白石老人曾有三余题画诗,广君翻新成新三余:“画者酒之余,诗者性之余,文者友之余。”其趣跃然纸上;曾见一残荷图,题曰:“哭也苦也儿思母也”,其真性情力透纸背……
吾常曰:喝酒看人看工作。广君于此可谓真君子。与友人坐,把酒论世,广君从不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友人劝之,举杯仰头,双手灌之,虽立马广播,亦面不改色,然后怯怯地对着你,真诚如处子,豪子越燕赵。酒性中有人性,人性中显大智慧,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有所争乃君子制式也。
广君近年供职于中国画研究院,其文其画更是精进,多幅金碧山水以及主题性创作,为国内外业内人士争相赞美和收藏,已备大家之态势,真真让我等认识、不认识广君而真关心中国画坛的朋友,高兴不已。
私下很多人戏称他作魏老,玩笑而已,其实他正值当年。
魏老不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