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二、艺术的循环发生结构
每一种新艺术系统的发生,可以用这个图来表示。
第一层,经验,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长辈和生活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全部知识和经验。这些经验全都是前辈的遗产,也就是传统。如果固守这些经验不变,那么体现在绘画上,就是永远按照老一代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去工作,很明显,没有艺术家会认可这种做法。这些知识经验,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就是梯子,当我们掌握它并学会了攀登的能力,就要抛开这个梯子,去打开新的感知世界。
第二层,反思,反思就是反思自己所获得的经验,反思自己就是反思传统,我们身上都背着的经验就是传统。清末以来的中国人身上都有两个传统,就是中国和西方传统。反思在于发现经验与新的时代语境的不协调和矛盾,并进一步用新的方式去解决。反思对于人来讲是最重要的,不反思就不会有新历史的发生。
第三层,思想系统,当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会产生系统化的思想。
系统化思想自然包含着价值观念指向,价值观念将会触发实践方法论的形成。
然后是搭建艺术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形成观念载体,即作品,以传达价值观念。
最后一层,当艺术作品包含的价值观念,随时间的推移成为人们的意识形态,就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到达生活方式层面的艺术,是艺术的最后一站。它也因此就又变成了既定的经验,并成为了一种普遍化的经验。经验的长期固化将带来新的反思,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个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有深度广度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临时去钻研某种学问,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这是人的创造性的根源。这个螺旋循环结构,我觉得适用于文化艺术乃至政治经济等任何领域,每一个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必然有创造性。新的循环不同于上一个,但螺旋循环是永恒的。
作者:姜吉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