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尘世之塵

2014-11-20 00:00

编辑:桑尼赛德


张璐展览《塵》


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张璐于2014年11月9日-11月14日期间,在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DeKalb画廊举办了个人毕业展览《塵》,译为尘世,塵字上体为鹿,谐音为璐;塵字下体为土,表现艺术家本人璐与土的结合,也单纯的指张璐个人对于本真探索,依附于事件本质,与创作本质的结合。


摄影师,张璐,2013 陶瓷,板凳,7x16x21in


残膝,张璐,2013 陶瓷,纱线,18x18x20in


《塵》展出了张璐的陶艺雕塑,陶器装置以及摄影作品。这次展览是张璐将无法视觉化的经历,传记体式的记忆再现的过程。同样还结合了她对于接受的力量,伤痛的重生以及存在本质的认识。她相信,人们无法回避命运。通过命运中的痛苦经历,人们感受到存在,感受到愉悦,并且从经历中找到真相。来自西安的她,同时还受终南修行隐士“无为”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接近真的本质。


保持联系,张璐,2014

陶瓷,25x20x10in(男性),15x20x35in(女性)


璐(自画像),张璐,2013 陶瓷,18x15x20in


画家,张璐,2014 陶瓷,线,13x18x30in


篮球业余爱好者,张璐,2014 陶瓷,15x25x50in


母亲制造,张璐,2013 陶瓷,纱线,15x18x15in


保持联系,张璐,2014 陶瓷,沙,14x20x35in


张璐的陶艺雕塑是具有夸张修辞特点的。她取材于每一个和她真实接触过的人,将他们转化为某一时刻的记忆载体,并且通过创作的过程,传达她内心的不安定与脆弱感。她的人像陶塑也暗带了的她精神上的险恶叙述。“自画像”是一个没有女性特征,半张着嘴并面露不安定感的女性形象。“篮球爱好者”像极了一个输掉比赛的篮球运动员,满是懊悔的跪在地上,双手掩面。张璐还运用很多标志性的材料例如毛线。在《母亲制造》中,张璐将母亲亲手编织的红毛衣片片剪碎,被毛线遮盖的石头陶塑就是来自张璐的行为表演《母亲制造》。红毛线也被运用在陶塑“断腿”中,用来支撑一条同样在真实生活中,没有韧带的右膝。此次还将展出张璐关于情感关系的创作“保持联系”。“保持联系”包括两件陶塑作品,一件是一个被泥土塑成的毛线捆绑的,男性形象;另一件则包括一个趴在墙壁上熟睡的男孩,和一个坐在他旁边神情低落的女孩形象。本次展出的陶器装置,是张璐对于本真存在探索的练习。它起源于一个问题“有没有任何东西的存在,不受时间、地域和价值的影响;同样也没有对或错,美或丑,善良或残酷的差异?”这种形而上学式的无为,使张璐专心的跟随着泥土的移动,以及走泥旋转时的中心。


与观念无关系列,张璐,2013-2014 陶器,蓝晒,米纸


张璐作品曾在Stephen Romano 画廊, Ouchi 画廊, A.I.R 画廊, Black ox 画廊和伊丽莎白基金会展出过。


来源:无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