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4-11-26 00:00
展览呈现了梦境和幻想在人类的生存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而它们是什么也是人类历史以来最久远的问题之一。在全世界,都有着对于梦境和想象的魅影的证据——从人类之初到现在。人类长久以来尤其关心梦从哪里来,它们又是何物。
托马斯·泽普对这一问题也并无答案,对他来说这也并不是唯一的关注点。对他来说,根本性的东西是人类的日常存在决定于明显区别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时间感的物理时间,而梦境和幻想似乎又具有无限的时间性,并只有在不同的个体上才会发生作用。
因此,在泽普的展览中听到但丁《神曲》表演的音频作为背景并不令人惊奇。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中,但丁看到自己在诡异的暗夜中游荡。他受到野生动物和欲望和贪婪的符号的污染。绝望而迷失,他同时代的诗人维吉尔(Virgil)以预言者信使和救赎的刺激的身份出现。
这一刺激性的元素也在展览主角,一组被呈现为舞台状的急救复苏术人偶的原始功能中展现。当这种人偶面世时,它的发明者Asmund Laerdal根据1900年从巴黎河中被救起的无名女性的面容设计了人偶的面部。尽管当时被认为自杀,因为其面容上可爱的笑容,人们很快开始称其为“快乐的死女”,就像一张死亡的面具。通过相术的解读,泽普让这样一个人偶“重现生机”——比如撑开她的双眼。
来源:中国美术馆国际展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